
不知不觉已经14天了,提笔写回忆录,竟然不知如何说起!
说真的,刚开始报名这个训练营,我可能是只是单纯的想要支持一下小文老师,也很好奇他的行动营到底做了哪些内容,其实其他的东西根本没有别的想法。
然后在开营的时候,我们被分了很多的组,接着又是交押金什么的,还有就是要写一些打卡的日志。可能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简单极简,所以我有点抵触,那一刻我竟然有了想去退行动营的冲动。
但是我当时说完之后,我就没有说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因为在行动营的开始之前,我如果去退的话,会影响其他的同学,所以我选择坚持!
所有的事情如果不是按照你的意愿去做,按照你的喜欢和爱好去做,你可能做的会很压抑,所以呢,我做的也很压抑。
我觉得模板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锁,没办法敞开心扉去写一些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所以休息了两天,我开始调整状态,去写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可能模板不是小文老师给的,但是我觉得写出了我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对我来说是一种记录,是一种成长。
每一次总结我都非常的开心,然后我会记住这件事情,反而就是时间越来越提前,不像之前如果按模板来写,我就非常的拖延,拖到最后一刻再去写。
最后非常感谢小文老师创建了这个训练营,也也非常感谢他让我在14天的过程中成长了自己,反思了自己,调整了自己!我觉得最后的押金能不能收得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养成这个打卡的习惯,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每日精进的习惯。
我也祝福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越来越好!还有不要学我,不按套路出牌。
小文老师的模板很好,可能对于刚开始的我不习惯,我也会慢慢向上去套用,因为求上者得中!
最后分享几句话给大家!
提高元认知的方法:
一.刻意练习:冲突固有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刻意练习;
二.经常反思:
1.每日复盘+写日记:反思行为背后的原因,尝试改善;
2.阅读: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
三.练习冥想:15分钟,专注于呼吸,在游离与专注之间穿梭。
------谢春霖《认知红利》
优质职场人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总结几个关键点:
1、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并做笔记;
2、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3、各种方式收集行业专业知识和讯息;
4、每日/每周/每月做工作计划及复盘反思;
5、多和牛人/高手接触交流,吸取养分;
6、定要输出分享;
7、保持好奇心;
8、做好精力管理和目标管理。
“建议每一个想成长的人都去进行每日反思,因为它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不会让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过而什么都没留下。不过,和一般的日志不同,每日反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留意每天最触动自己的那件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写得越细越好。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面对生活中信息的滚滚洪流,触动真是最好的筛选器,它能让我们免受洪流的冲击,从容而体面地行走在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