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记|写对联

作者: 王昌海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01:02 被阅读0次

    在我们山区农村,过年写对联成了一件大事。也是每家每户很重视很有讲究的传统文化活动。

    记得小时候,写对联就落在了我家四叔身上。全村七八十户的对联,基本上都是他来写。因为他是村里的大队会计。为全村写对联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先是每家每户把自家买的大红纸切割好,几副大门对联,几副小门对联,横批(也称门簪),通用的就是“出门见喜”“六畜兴旺”“黄金万两”“身体健康”“大福字”“小福字”“小酉贴”若干个等等。每家一卷,写上名字,送到大队办公室。

    四叔就一份一份的写,大概四五天才能写完。

    每年写对联,我就成了四叔的小助手。

    先是扶着对联的两个角,把大红纸抚平了,四叔才下笔写,写好一联,两手端平,放在一遍晾干。因为一旦端不平,墨水容易乱淌,字就不好看了。还要考虑每户放一个地方,不能放乱了。哪家的晾干了,给卷好,倒出地方再晾另一家的对联。

    写小门上的对联,四叔用木块一压,不用我扶了,说“你把小酉贴写写吧”,也就是那时,我就学会了草体的“酉”贴的写法了。

    写对联也是一个动脑筋的活。四叔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挖空心思,看哪副对联合适,符合主人的心意来写。比如,主人家遵(zūn)纪守法,出了几个有文化人,就把大门对联写上“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其实,那个年代,写的最多的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诗句。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五洲震荡风雷激,四海翻腾云水怒”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等等。

    如果是军人家庭,就写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记得有一年,县民政局和县广播局的老张和老刘参与了为村民送对联下乡活动,广播局老刘写的是

    “瑞雪兆丰年,红梅笑春风”

    民政局老张写的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全村大门,就这两副对联,再也没有第三副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

    改革开放后,大集体解散了,每家每户单干了。村里也不再承担写对联的义务了。

    于是,各式各样的对联出笼了。

    先说字体,一看就知道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写的,基本上没有一点软笔书法的味道,就是硬棒棒的硬笔字,还有的干脆不用毛笔,就用个木头棒蘸着墨写的,让人看了不敢笑出声来。

    记得我有个邻居,有一年自己编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政策宽;下联是:路子窄。横批是:年年了了。成为村民的笑谈。老婆不识字,听到别人都笑话她家的对联,大年初一就撕掉了下联和横批。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外村我的一个同事的耳朵里,问我这事是不是真的,因为写对联这家就是我的邻居,我也亲眼所见,但我不能外传,过年嘛,都图个吉利。我撒了个谎,说没有的事。我说,邻居写的是“政策宽,路子广”“年年有余”。同事马老师点头道:我也心思不会写些不吉利的话。

    好险,一生没撒过谎,反正下联撕去了,查无对证。

    大约90年左右,这一年一冬没下过雪,有点旱,对冬小麦十分不利。老百姓对雪有着深厚的情感,祖辈流传着,下多少雪,就收获多少面粉的说法。也就是书上说的“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

    这一年再写“瑞雪兆丰年”就不太适合了。我写了一副

    “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的对联。受到了村民的赞赏。都说这副对联写的好,人们也好像有了希望,果然,这一年一开春,春雨很及时,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天随人意啊!是祖辈们世世代代的期盼!


    如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用电脑打印出来的对联满大街都是,字体豪放大气,内容丰富多彩,人们再也不用为写对联发愁了,花几个钱,买上就行。省时省事,很方便。

    丰富多彩的春联

    岁岁过春节,年年贴对联。

    对联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诉说着生活的变迁。火红的对联映红了百姓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翻身不忘毛主席,

    幸福全靠共产党”。

    这不仅是我喜欢的一副春联,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小康的真实写照。

    2021年1月28日于秦家庄小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印记|写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oz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