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里提到,要提高写作能力,一个很重要的练习是分析作者的思路。
这里试着分析笑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今天先贴出最前面的部分,从阅读说明到第1章。
(第三版)电子书地址:https://xiaolai.gitbooks.io/ba-shi-jian-dang-zuo-peng-you/content/
说明
阅读的是第3版,在开始部分有作者的阅读说明。列出了这本书的「五个不是」。
1 不是时间管理书籍。
2 不是成功学书籍
3 不是心灵鸡汤式的书籍
4 不是讲大道理的书籍
5 不是可以随便翻翻的书籍
点明了本书的五大主张(或者说特点):管理自我,耐心积累,直面现实,传播常识,践行常识。
此说明,用五个否定,来告诉读者本书的内容。这也是作者希望传达给读者的价值观。
第3版前言
在第三版前言部分,先回顾了本书初版时,出现了始料未及的热销。原本打算写给托福考生的书,却受出入职场的年轻人热捧,且被读者不断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此书击中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痛点)。后半部分则指出第3版进行了哪些修改,以更符合“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主旨。
这段简短的前言,点明了适合阅读本书的用户群是谁,还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第0章
先用了大段篇幅,详细叙述了一假想场景。「你」要在「时间紧迫」的情景下,读完一本书。「你」刚躺在沙发上开始看书时,就起身儿翻翻冰箱,又看看电视,还和朋友电话聊天。才猛然发现,两小时过去,一页纸也没读。写出了一个很多读者亲历的场景,来说明很多人面临的困境。
之后又说明,作者自己会遇到大量的学生,在面临时间压力时,会做出既勤奋,又懒惰的举动,即很忙碌地学习备考,但又不愿踏实用功,积极动脑。这里既是进一步把读者带入熟悉的环境,又制造悬念。
其间,还穿插提到作者最喜欢教作文课,因为那是候教授思考的课程。这里其实呼应了本书的主旨——心智。
然后,作者指出还有一另类人,可以从容生活,无惧时间的压力。给读者以接近答案的感觉。
但在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解答。而是用「打开门锁的钥匙」不会在门锁上作类比,暗示,摆脱「没时间了」困境的答案,在别处。
然后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的答案:「时间」其实无法被管理,但「自己」可以。接下来讨论「重要/不重要」「
「紧急/不紧急」这个事件分类法。方法很好,但很多人其实无法真正分辨事件是否重要与紧急,没有执行的能力。
接下来,还引申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人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与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并举了两个例子来论证。人类接受「地球是圆的」
这一观念用了很长时间。接受「生男生女」与女性无关这一观念也很难。并在这里引伸出「心智」这个概念,以及依靠积累来摆脱困境。
第1章
一开始,就讲述人可以用「大脑来控制大脑」的神奇现象。是对书主旨,「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点题。
然后用「不能用锤子去砸同一个锤子」,来对比 可以用大脑来感知甚至控制大脑的神奇。并点出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元认知能力,即人类能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
接下来,用一个二维划分方法,证明,人可以用逻辑推理能力,意识到有「自己不知道的,别人也不知道的」的这部分存在。并用心理学家对“大脑额叶”的研究,来证明人类拥有反思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大脑控制。
并举了数学家纳什,神经学家佛兰克的例子,来证明心智强大的人,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获得解放。进一步阐述全书主旨。
然后作者给出了心智的定义,「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并解释心智开启,是一种对自我与现实环境的重新认知,判断。还进一步说明,心智开启后,因为人与人心智差异的存在,即使面对不同的情况,也会做出相反的判断。
之后,用了作者自己的经历举例,心智不同,判断会不同,甚至命运都会因此改变。这里作者以较大的篇幅,讲了自己少年时,不知道学了计算机能干嘛,还是去报名学习。习到的编程技能,最终为日后自己写出托福词汇畅销书,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用较短的篇幅,再举出两个学习之时不知有何用,但日后发挥巨大作用的例子(盲打,统计)。用这些例子,和大多数人的不知道学了会有什么用而不去学,作对比。展示心智不同,会对同样理由做出相反决策,进而命运也会不同。
在结尾部分,举出近现代历史上的两大阵营案例,说明根据同样理由,做出不同决定的情况大量存在。进一步刺激读者的好奇心,进入下一章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