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迦陀奥义书》
有人说毛姆是二流作家,我不懂,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还达不到站在文学创作的角度,去评判别人作品的高度。我唯一的批判标准就是他写的故事我喜不喜欢。我简直太喜欢了,尤爱《刀锋》。
潮水向一个方向涌去,人们也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固然,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我们都终将走向平凡,都将到达同一个终点,那就是死亡。可是,通向死亡的路途中,却各有不同。剃刀锋利,大多数人都避而远之,选择平坦安全的那条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有的人,却在刀锋之上行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我敬佩并且迷恋这样的人。即便他们万分痛苦,受人指责,跋山涉水,艰难前行,但他们内心坚定,身上闪着光,心里有盏灯。
《刀锋》里的莱雷就是这样的人。他是美国的一名飞行员,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复员后,不愿上大学,也不愿就业,一心想要探寻宇宙之类和活着的终究意义。他穿越世界去旅行,走遍世界各地,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回到美国隐于市井,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
书中,毛姆也花了大量笔墨写了很多其他的人。无比虚荣、社交成瘾的埃略特,看重家庭、享乐主义的伊莎贝尔,浑浑噩噩、流连红尘的索菲,这些许许多多的正常人,烘托了莱雷的“不正常”。也正是这样鲜明的对比,让莱雷更加不俗。
读莱雷的时候,我想到很多人。《源泉》中的洛克,那个不依附于任何人而存在的纯粹的创造者,那个坚守自我不惜直面审判一个人去对抗全世界的自我主义战士;《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弗莱,那个从平庸的生活中觉醒,千里跋涉横跨整个英格兰徒步去看望病重老友的男人;《与奇人相遇》中的葛吉夫,那个游历二十多年只为寻找真理的传奇人物。他们都是极度清醒的刀锋上的行者,为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勇往直前。
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共同点叫做:自我精神。不依附于任何外界的东西,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依此行事。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喜欢关注别人的喜怒哀乐,学会了见机行事,热爱八卦,也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可是,我们是否真正去倾听过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亦或者,当我们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之后,是选择依此行事还是视而不见?
借由小说或者别人的故事,反观自己,看看自己缺少什么或者在渴望什么。《刀锋》里的人及其具有哲学意味的对话,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思想视角。
最后,在西方的奥义书中“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我想加上中国的一句古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