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雨了吗?

作者: 风吹樱起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23:04 被阅读0次

    作者/东兔

    公众号:风吹樱起(有偿征稿)

    入秋很多天了,但老天的热情还不曾消减,依旧不断地向混沌的人间注入生命力,让里面的人们马不停蹄,开启一天又一天的新日子。

    我坐在狭小的宿舍的床里,午夜十二点,突然想起了雨。

    准确的说,是我拿下耳机准备入睡时,突然听见了雨声。我把床帘扯开,脑袋向外探,快到嘴边的一句“外面下雨了吗”马上被黑夜吞噬。

    室友们早已入眠,定睛后甚至还能从“雨声”中嗅到她们的熟睡的气息。我使劲揉眼,摸索着戴上眼镜。

    透过路边街角的零星灯光,睁大眼睛看,想看阳台外雨落成什么样,我预见狂风骤雨,闪电如蛇般穿行,然而屋外一片祥和之气——没有隐隐闪烁的光线,对面的玻璃也看的十分清楚,即便倾斜着各种角度也发现不了雨落之象,只有挂在栏杆上的衣服在迎风作舞。

    我失落地收回眼光。

    公众号:风吹樱起(有偿征稿)

    宿舍楼没建多少年,外人看了常说是新楼,其实只有住了的人才知道。挂在房顶摇摇欲坠的风扇从来不曾吸引我的注意,夏天有空调就闲置了它,平日也只是惯性打开风扇,不曾感谢它带来的清凉。

    这台电扇有着机械卡顿后那种恼人的声响,常闹得我睡不着觉,此外并无其他。然而今夜耳朵格外好使,居然还听见了它发出的其他声音——伴随着袭来的阵阵秋风沙沙沙沙……“原来我听到的雨声是你啊”,我有点意外地在心里念起来。

    探秘结束后,我回躺进床,头陷进枕头里,但思绪偏偏要跑出来和我对话。

    “这是你第几次认错雨声了?”

    “妈妈好像也这样问过你。”

    “坐在教室,同桌好像也问过你。”

    “你期待下雨的时候会问。”

    “你不期待下雨的时候会问得更频繁。”

    “这是误判!”

    “也许要多看天气预报。”

    “……”

    等我再恢复意识时,已是第二天清早闹铃响起的时刻。

    回想起前夜自己和自己说过的话,不觉的又僵硬了身子,只剩脑子在呼噜呼噜转个不停。

    误判,昨晚纯粹是个误判,我错把风扇听成雨声。

    公众号:风吹樱起(有偿征稿)

    我近来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迷糊的人。比如学校外有一家泡菜店,名字叫“张大姐酸萝卜”,我常常说“今天去吃张萝卜酸大姐怎么样?”结果就是被朋友们团团质问“什么大姐?你要去吃哪位大姐?”反复确认后才发现自己的语序一团浆糊。

    同样的例子,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名冗长复杂,同一个大家族里的更甚,我往往读至四分之一就开始自行脑补各个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对我自己的解释是,对于一个没有刻意了解的对象,我往往只记住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关键信息,等我需要用的时候再凭感觉拼凑。又因为视觉比听觉记得更牢,我对于耳闻的事物是不太能记忆详尽的,往往只能动用笔头功夫,笨一点记录下来。

    前几年我对自己的这种情况全然不知,甚至还跟着网上的段子做起了测试,比如这句「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事证实明了当你看这完句话之后才发字现都乱是的。」不要慌张,这样的现象已经可以用贝叶斯理论解释了,也就是用相关信息总结出未知信息。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可能动用这套理论,这不算稀奇,但好像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我继续迷糊的生活着,身边的人也被我传染了,但我无法知道起初是不是别人传染给我的。

    天阴下来,身边人会毫不假思索地说一声“要下雨了”,然而不出三分钟,老天就像开了个玩笑一样冒出云层;和家人坐在沙发上,每每有咚咚的声响,母亲都会连声询问“是不是有人在敲门,快去看看”,即便门外什么也没有;有时很期待收到一条短信,铃声一旦响起,四下皆是手忙脚乱,等虔诚地拿起手机时却发现是一条垃圾短信;著名的《黄钟尾》里有一句“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如果不是我亲自手写下来,“七魄丧幽冥”可能会读一辈子……你也迷糊,我也迷糊,原来大家都是迷糊的人啊。我一面暗自窃喜着,一面紧锁了眉头,因为我上课要迟到了。

    我一路小跑,一边跨上厚重的书包,一边把鸡蛋往嘴里送。从宿舍到教室需要花费10分钟,在还剩最后1分钟打铃的危机时刻,我打开了手机天气预报——今天不下雨。

    公众号:风吹樱起(有偿征稿)

    作者 / 东兔

    编辑 / 东兔

    插图 / 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面下雨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te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