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深的自卑——和珅贪黩心理探秘

深深的自卑——和珅贪黩心理探秘

作者: a2225e76d94a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5:58 被阅读0次

                                                  备选题目:贪婪的和珅

                                                                   和珅巨额家产的秘密

                                                                   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作者:中国瓷器

    和珅家产

    和珅,清代贪污之王。据《清朝野史大观》中说:和珅专权二十余年,其家财先后抄出值八百兆两(即八忆两)有奇。甲午庚子两次赔款总额,仅和珅一人之家产,足以当之。但有清史专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八亿两这个数字被极大夸张了”。

    清代人薛福成在《庸魇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相当于清当时两三年的国库收入。

    和珅的财产到底有多少,至今仍是个谜。但他作为清代巨贪是当之无愧的。

    据有人统计,和珅在中国古今以来的富人中名居第一,在世界上位居第五。

    和珅是如何从“少贫无籍”的生员贪婪到富可敌国的大臣,积蓄下如此巨额家产。我们从和珅的心理世界中、从其自卑感的成因和外观简要分析即可见一斑。

    01

    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是他自我发展的巨大阻力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盛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时经济繁荣、财富丰富、储积充足,国家呈现出一派盛世的辉煌景象。

    盛世之下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令人惊讶的利润,使人们的生活改观,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从明末迄今,市井之服,居常无不服罗绮,倡优贱婢以为常服,莫之怪也。

    国富民足,上到皇亲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陶醉于盛世的繁荣,由此引发了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社会风气。尤其是八旗子弟已经成为无所事事的寄生虫。

    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提笼架鸟,频频出入戏园酒楼,甚至眠花卧柳,热衷赌博,吸食鸦片,很快就把朝廷发敌的钱粮挥霍一空,就连一些王爷也因追逐时尚而手头吃紧。乾隆的父亲雍正在居藩时就曾派人向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索取财物。被康熙立为太子的胤仍也屡屡额外索取。

    一个亲王每年的俸银是一万两,禄米五千石,此外还有王庄上的收入。即使如此,仍不够天潢衍贵们挥霍。由此可见,当时追求享乐之风的盛行。

    以王公贵族为主体的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优越地位成为时人称羡和追求的目标,强烈的影响着同时代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人只要是身处世间,其实很难免除以家国为主的社会或政治形态出现的群体压力,况且个体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决于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

    和珅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着主流社会的冲击。但是“少贫无籍”的家世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无形中使他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而恰恰是这种自卑感促使其不断奋发,把出人头地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作为他超越奋斗的目标。

    这说明,在人生的起步之初,和珅的人性就由于社会的重压而被严重扭曲了。

    02

    少贫无籍的生活成为和珅一生痛苦的记忆,使其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

    和珅的先祖并无显赫的门第,但他的高祖尼牙哈纳因军功得到三等轻车都蔚的世职,世袭罔替。三等轻车督尉的政治待遇相当于正三品,其所锝道的俸禄(银160两、米80石)比正二品官员还要高。他父亲常保除世袭世职外,先后担任过八旗副都统(正二品)、都统(从一品)等职位,待遇也不低。

    然而,据《清史稿》记载。和珅的少年是在贫穷中度过的。《郎潜纪闻》也有类似记载,和珅经常向外祖父嘉谟伸手要钱。

    按照常保的收入不该如此拮据。究其原因是因为和珅刚刚三岁时,母亲生下弟弟和琳不久就不幸去世。父亲常保又续娶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为妻,但自己公务繁忙,长年任职在外,很少照顾他们兄弟。继母乖戾异常,和珅兄弟如寒泽孤雁,披风淋雨,甚是凄苦。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个体的活动程度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他还认为人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是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1)器官缺陷;(2)溺爱或娇纵;(3)受忽视或遗弃。

    和珅童年失去母亲,与继母关系不睦,又受父亲的忽视。这使他常常感到不同于其它孩子,从而产生了深深的自卑,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通常,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变得对社会对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所有的人都不信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了一些极端的怪癖,以弥补情感的缺憾。这一点从和珅发迹后,聚敛成癖,对属下和家奴非常吝啬和刻薄,就可找到蛛丝马迹。

    十岁那年,即乾隆二十九年,和珅与和琳一起被选入了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宫学。但是第二年,常保就病逝于福建。和珅家境陷于窘迫。为了把学业继续下去,和珅付出了艰苦的代价。

    为了筹借生活和学习的费用,和珅只好向自己的亲戚和父亲的故旧借贷。谁知迎接他的不是冰冷的闭门羹,就是恶狠狠的猛犬。

    一次次的乞求,换来的只是无情的嘲弄与奚落。无奈只得向管理自己家十五顷官封地的赖五去讨要,不想赖五非但不给租银,反而将和珅赶了出来。和珅只好一纸诉状将赖五告到保定府,结果保定知府不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和珅一顿痛斥。

    为了继续学业,和珅当机立断决定卖地。和珅忍受屈辱作这样的决定时,年龄刚刚十三岁。

    缺少金钱带来的侮辱,给和珅小小的心灵蒙上了沉重的阴影,引发了他深深的自卑感。也许,从那时起,他就发誓,将来一定要挣很多的钱,绝不再过这种贫穷的生活。

    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动力,一个人正是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

    和珅追求金钱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成为他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目标的动力,这个动力伴随了和珅一生,最终使他积聚了巨额家产,有了优越的感觉。

    可见,贫穷也很容易使人对生活产生错误的理解。

    出身贫寒的儿童在家庭之外可能会遭到社会的歧视。

    他的家庭终日在愁云笼罩中和生活搏斗,他自己需要赚钱帮助家什

    以后当他看到许多有钱的人过着奢侈的生活并能随心所欲购买东西时,他会觉得,他们享受的权利不应该比他多。

    在这种环境中的儿童很容易发生误解,以为得到优越感的方法就是对金钱的占有。

    03

    与同时代世家大族相比,政治地位低下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条件不如人,政治地位不高,以及自身生理缺陷等,使他们总觉得低人一等,在人前抬不起头,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构成他们自卑心理产生的诱发原因。

    和珅与乾隆相遇后,凭其生性机敏与小有才能很快得宠,迅速崛起于乾隆朝中。但是同朝为官的许多同僚对和珅这位从胡同走出来的相国、依阿谀取得官位的权臣,却是半理不睬,满脸瞧不起。

    阿桂姓章佳氏,隶满洲正黄旗,是大学士阿克敦的独子。因效命疆场、功勋卓著被委以重任,多年担任首席军机。但阿桂一直在公开场所疏远和珅,不肯与之有任何私交。

    福康安出身名门富察氏,乾隆朝最显赫的家族。他很会打仗,无论翻越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还是乘风破浪渡海迎战都能克服艰难险阻,最终赢得胜利。

    曾三次被图形紫光阁,死后被乾隆追封为郡王,溢“文襄”,他是清入关后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人。但福康安与和珅向来不甚和睦,甚至可以说水火不容。

    另外,一班文臣如纪晓岚、王杰、朱圭、董浩等因不齿于他的为人,也与之交恶。

    这些人对和珅的这种“君子不与小人游”的态度,给和珅带来了沉重的压迫感,每当看到他们雍容华贵又略含讥讽的神态,和珅的心理就不自然的升起一股怒火。

    虽然他已位极人臣,但依然摆脱不了从胡同里带来的狭隘和自卑,于是他想尽办法与他们争斗。

    为了超越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明争暗斗,而且在经济上不断纳贿、非法聚敛。

    自卑感促使人去追求优越,以达到补偿作用。但是追求优越的结果有两重性,它既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结”,使人变得成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

    和珅属于后者。他得志后,利用乾隆的宠爱窃权弄权,卖官敛财,以致“政以贿成”,祸乱国政,使乾隆朝贪污大案成屡禁不止之势,最终被仁宗(嘉庆)逮治。

    04

    和珅旧居

    善于理财、敛财、豪华奢侈是其自卑感的外观

    对于理财,和珅称得上轻车熟路。在26岁那年就被乾隆任命为内务府大臣,帮皇帝理财。在他的经营下,皇帝内帑猛增。乾隆非常满意,称和珅“深和朕心,天下理财第一人”。

    和珅从他父亲常保那里承袭的家产只有一份旗地、一处房产。经过他的经营后,田地、房产遍及直隶的三河、昌平、青县、承德等地。其中出租的房屋一千多间,出租的土地近一千三百顷,仅在京城前门一带出租的铺面房就有三十多处。

    此外,他还经营钱店、当铺及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等各种店铺,并在京西开煤窑,为自己挣下一份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家产,一跃而成为京城首富。

    少年时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理财、敛财的成功使和珅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满足,追求优越的目标一次次实现。

    其实自尊虚荣的背后就是深深的自卑,自尊心强烈的人其自卑感也强烈,他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据说和珅长得一表人才,年轻时二目朗朗,双眉修长,脸蛋有如剥了壳的鸡蛋在脂粉里滚过,白里透红,最醒目的是那前额上有一小胎记,红润如带雨的石榴花。

    如此俊貌,却因家贫而无锦衣相配,这对小小和珅的心灵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在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嫉妒与无奈。

    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对别人的嫉妒也就是承认自己不如人家。

    和珅发达以后,生活非常奢华,童仆成群,姬妾众多,吃穿非常讲究。早餐每日必服珍珠,正餐一般要摆满汉全席。非但达官贵人望尘莫及,就连黄亲国戚也难以相比。

    和珅得宠以后穿的都是引领当时潮流的衣服。他有一件衣服,纽扣全是用西洋小闹钟做成的,而当时小闹钟是极其昂贵的。这件衣服的价值足够当时好几户人家一年生活之用。

    在被查的和珅家产中,有逾制仿皇宫宁寿宫建造的楠木房屋,有仿圆明园中篷岛、瑶台的园林,有多于皇宫大内所藏数倍的大珍珠手串,还有整块的大宝石、古玩文物、窖藏大量金银等。

    当时民谣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些都说明了和珅贪黩之巨。

    和珅在与同时代人的较量中,以疯狂的聚敛使自己积累了巨额家产,以此使他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

    政治权势和巨额家产带来的荣耀是对其自卑心理的一次次温柔的抚慰,优越感逐渐放射出诱人的光彩,但他为这种优越情结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它一次次击碎了和珅的良知,使他来自下层社会那种仅存一丝的天然正义感被权力和贪欲之力所扭曲和取代,落了个被赐自尽的下场。

    乾隆病逝后,他是在太上皇的灵柩前被逮入狱的。就在他锒铛入狱时,家产被抄。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落到了“好一似食尽鸟投林,剩了任茫茫大地也真干净”的地步。真应了他在入狱第七天即正月十五夜写下的《上元夜狱中对月》中的两句:“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作者简介:中国瓷器   心理咨询师   文学挚爱者    史学传播者     一个坚持耕耘相信传奇与神话的人      博客:耕耘岁月的神话

    本文作者:中国瓷器,文章未在任何平台发表过。

    如果有幸被采纳,请联系微信:1599193390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电子信箱:1063645362@qq.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深的自卑——和珅贪黩心理探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ul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