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思维地图
思维的地图(二)· 数据篇

思维的地图(二)· 数据篇

作者: 单虓晗_Shawn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07:06 被阅读0次

    注:本篇阅读难度继续增加,一部分文字比较晦涩,一部分内容有点烧脑,读起来认知负担较重,慎入…

    一.如何对大脑质检

    经济学在讨论人是不是理性的时候,老师提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现实世界里面,所有东西都有一个优劣属性,那么,是我们吃的、穿的、用的,这些商品当中的伪劣商品多?还是我们思想中的伪劣商品多呢?”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答案显而易见,是思想中的伪劣商品多。因为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买一件伪劣商品,是会感受到的,比如你买一副眼镜,发现看不清你就可以退货。但是如果你的思想里面有许多伪劣商品,只要不影响你的生活,那它们就会长期和你共存,比如你可以一直认为地球是平的,只要你不开飞机。

    当然,这些思想中的伪劣品还是很危险的,它们的危害往往在事后才表现出来,到那时,很多错误已经犯下了,很多时间已经浪费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洗脑”的方法,能把它们提前挑出来?思路和质检现实世界中的商品很像,大概需要四个步骤:

    1. 了解思想中的“商品”都是些什么、怎么来的。

    2. 明确质检机制,用什么标准检验、什么算优质。

    3. 控制住来源,对所有接收的新信息“质检”。

    4. 内部优化,用这套机制检查自己大脑中的存量“商品”,去伪存真。

    如果仍然把大脑比作计算机,那么理性系统就是里面的一个操作系统,上面提到的“商品”就是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想对这些信息进行“质检”,可以先从逻辑学切入,逻辑学研究人的理性思维过程,总结了信息的定义和分类,也提供了一套最基础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机制。

    二.概念、判断和推理

    逻辑学总结了理性思考的三种基本形式:概念(concept)、判断(judgement)和推理(inference),下面分别从两个视角简单解释一下。

    先从动态的思考过程看

    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概念连接成判断,判断连接成推理。

    人观察世界、认识事物,就需要通过定义、概括、抽象等形式,在理性系统中形成对应的“概念”,对应语言的形式就是一个“词汇”。有的概念直接和客观事物对应,比如“汽车”,有的概念则更抽象,没有实体,比如“自由”、“民主”。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又发现很多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着某种联系,是能关联起来的,于是在大脑的理性系统中,把概念和概念按照某种关系连接,就形成了“判断”,对应的语言形式就是一个“语句”。判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汽车有轮子”(把两个实体概念相连,表达一种从属关系),也可以用来做评价:“汽车是很快的”(把实体概念和功能概念相连),还可以用来表达主观观点:“这辆汽车不好看”。

    随着判断的积累,随着人对事物的认识的加深,人又进一步找到了判断之间的联系,从而根据已有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比如“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再比如“亚洲的马吃草,非洲的马吃草,所以马都吃草”(对错暂别不论),两个例子都是由两个已知,推出一个未知,形成一个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推理”。

    再从静态的思考结果看

    概念能索引到相关的判断,判断能索引到相关的推理。

    “概念”,看似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实则是一个信息单元的标题,里面存储了大量的与之相关的“语句”,有单一用来描述事实或表达观点的“判断”,也有由一组“判断”形成的“推理”,可以清楚的记录某些论证过程。

    你在思考时,所有的信息提取都会先锁定概念,然后找到与之相关的描述、结论等。例如一说“汽车”这个概念,你立刻能想到,它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功能,以及对应的各种案例、图像、故事等等。

    每个概念下的信息,又分为内涵和外延两类,内涵是它的本质含义。例如一句话描述出汽车是一个具有什么特点由什么组成的交通工具,加很多的定语是为了让它有别于其他的概念,具有唯一性。

    而外延则是它反应的具体对象的集合,例如货车,面包车都是汽车。一般来说,内涵的条件越多,概念的描述越精确,相对的,其外延的范围就越小。

    小结

    这一章,从两个角度来解释思维的最核心的三个概念,“概念”、“判断”和“推理”。它们本身是术语名词,是理性系统中存储的数据的三种形式。
    从形成过程看,它们相互关联,有依赖关系,概念最先形成,判断由概念组成,推理由判断组成。
    从存储形式看,以概念为中心,概念下包含了与之关联的判断和推理,而判断、推理本身也是由多个概念构成,因此,这就又间接的把有相关性的概念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这就是我们头脑中的认知体系。

    (相关理论:认知结构论(cognitive structure))

    三.由概念形成的认知体系

    为了避免误解,先简单对比一下“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区别。知识泛指人类社会上所有的信息,人通过学习、实践获得信息,输入大脑,经过前面章节讲述的过程,才会内化到认知体系中。知识本身只是传递经验的符号,认知体系才是学习的目的。(说到这里,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读一本书?)

    接下来我会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简单解析一下认知体系。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差距是认知水平的差异”,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认知体系由概念构成,一个人对事物掌握的多寡、理解的深浅,本质上就是对“概念”的积累和理解的差异,差异主要提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概念是有深度的,越高层级的越抽象、内涵越复杂,甚至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思考的深度不同,理解就不同。

    比如“成功”、“自由”、“爱” 、“家庭”,相信你在人生路上不同阶段,分别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再去看看辩论比赛的辩题,里面充满了这样的概念。

    2.概念是有广度的,一个概念可能关联无限多的其他概念或判断,不同的人掌握这些信息的多寡不同,理解就不同。

    比如“苹果”,生物学家会知道有更多的成分,美食家会知道更多的味道,画家会知道更多的颜色,果农会知道更多的品类,事实上,没有人能集中如此丰富的信息,并共享给所有人。用大白话说就是人和人的“知识面”不同。

    3.概念是分层的,越上层的概念,理解它越需要更多下层概念的支撑,不同的人掌握的深度不同,理解就不同。

    再拿“汽车”举例,它的内涵大概是这样的:“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5岁小孩理解汽车,由于不懂“动力”是啥意思,所以很可能会把能推着走的四轮玩具也当成汽车,这就是只知道外延,不理解内涵,我们说他没抓住本质;一个普通司机,他知道动力就是发动机提供的动能,能举一反三认识很多车,这就是理解了这个概念;一个汽车修理工,他对动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发动机及其内部构成、工作原理等等,他能从“汽车”概念,关联到其他下层更多的概念,形成一个体系,我们说,他对汽车理解更深,更懂车。

    那为什么认知的差异会对人影响那么大呢?很简单,对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越基础越常用的概念,影响越大。

    举个例子,一个极为常见的概念“努力”。如果你理解为努力是用尽力气去做事,那当你努力的时候,自然就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而如果你认为努力不仅是一味的用力,还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那么用力之前你就必须先思考“用力的方式”。此外,既然是策略,也就表示用力的方式本身是可以不断的学习和优化的。

    小结

    我们大脑的理性系统中,能够读、写一个由概念构成的认知体系,相当于一套“数据库”。打开一个“概念”,发现它仍然很复杂,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深度、广度、关联的其他概念。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总算是找到了思考的一种“实体”,这套数据库,即能支撑思考的过程,又能保存思考的结果。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对于数据库中的伪劣品,怎么对它质检呢?

    四.世界观

    之前提到怎么对思想中伪劣品做质检,第一步是明确我们要检查的东西是什么,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就是认知体系,从逻辑学角度看,它是由概念构成的。那么想优化认知体系,下一步就需要明确质检机制了。不难想到,这套机制肯定也在头脑中,而且也是由概念构成,它们决定了一个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排斥什么、吸收什么以及用什么样的标准、深度、广度来吸收,也决定了一个人在已经形成的认知体系中,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一组最核心的概念,会随人的成长,不断更新、完善、优化,人们统称其为“世界观”(World Views)。

    回想一下几年前,我自己曾在这个地方徘徊很久,知道优化空间肯定有,但是不清楚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所以不得不做了一些研究。世界上有三大哲学体系,里面又有很多细分,我曾在儒、释、道、心学和西方哲学之间游走,希望从前人的思考中找到答案。有趣的是,我发现,能用相对确定的方式讲清楚的,似乎只有西方哲学,同时它又是现代科学的基石。我先不假设自己的世界观是什么,不过可以先粹用西方哲学的思路,只提供一个简单的搭建步骤,可能会稍稍撼动你脑中原本最坚固的一块砖,不过还是希望给你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1. 找到最核心的概念

    世界观由一系列概念构成,用来指导人认识世界,它的中心有一个最基础、最坚如磐石的概念,用西方哲学的两个典型世界观说明一下。

    最早叫“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也有人叫“目的论”:以地球和人为中心的目的论和本质主义,认为所有事物都存在因果,可以用强调目标、目的、功能来解释所有事物,而目的是由物体的内在本质决定。

    后来盛行的是“牛顿世界观”,也有人叫“机械论”:以宇宙为中心,把宇宙当成精密的机械,认为事物都存在着自然顺序,是有规律性的。

    两种世界观直接影响看待事物的方式,举个例子,“苹果树为什么会结出苹果呢?”。
    前者会用目的论、因果论做出解释,因为它要散布种子,传播到其他的地方。(用人的视角来理解树,隐含着把树拟人化);
    后者则会尝试用一种规律给你解释,比如进化论规律会告诉你,曾经有结果和不结果两种苹果树,有果实的树种可以被动物搬运,存活率更高,后来随着环境变化就存活了下来。

    如果你没有锁定一套世界观思考,认知的质量就会受影响。如果你今天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明天用牛顿世界观,后天用巫师世界观,大后天再用宗教世界观,你的认知体系就可能会混乱。(先别急着拿出科学,科学只是在方法论层面上的,最后一篇讲应用篇会讲科学范式和方法)

    2. 质检机制,“真理”

    真理是最一般性的结论、是普遍被认为正确的结论,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事实,也可能是一个抽象的原理。

    不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牛顿世界观,理论的核心概念必须是最坚如磐石的,就好像你想记住一个地点,肯定要选像树、地标建筑这种确定的参照物,而不能用地上的易拉罐、旁边停着的车这种。再反过来看,如果某一个世界观中最核心概念不符合真理,那么整个世界观就会崩塌,你的认知体系也就崩塌了。

    如何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符合真理呢?

    常用的有两种检验方式:

    第一种叫“真理符合论”,即正确的结论之所以正确在于它可以对应到事实。

    例如“地球绕着太阳转”。顺便一提,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崩塌的一个原因就是“太阳、星星绕着地球转”这块石头碎了。

    不过在符合论应用前,你必须要解决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事实”的标准是什么?想清楚这个,就能应用符合论,这就涉及到下面要提到的第二个质检机制“事实”。

    第二种叫“真理融贯论”,即正确的结论之所以正确,因为结论连接或者一致于其他结论。

    也就是说整个体系是要能相互连接、能自圆其说的。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日蚀”、“昼夜、四季”都可以相互解释通。

    融贯论应用前也要解决一个基础问题:怎么判断真理之间能连接?想清楚这个,就能应用融贯论,这就涉及到下面要提到的第三个质检机制“论证”。

    3. 质检机制,“事实”

    一旦确定“事实”,你就可以用来检验真理。你可能觉得很傻,难道人自己还判断不出真假吗?别急,如果把事实的可信度看作一个光谱,我们逐一看下光谱的两端。

    最右端、可信度最高的叫“经验性事实”

    比如苹果放在桌子上,你亲眼看到它,它就存在,这就是“眼见为实”。
    可惜它的应用范围受人的能力所限,比如你想确认“地球绕着太阳转”,除非飞到太空去观察。
    同时,它的可信度也并不是百分百,反例有“缸中之脑”、“邪恶科学家理论”等,简单说就是人无法自证明活在客观世界,你所有的感受、认识、体验可能都来自于外部一个刺激大脑的设备,有点像骇客帝国,人其实生活在“母体”中而不自知。严格的说,人可自验证的事实可能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一个“我”在思考”,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最左端、可信度最低的叫“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这类事实泛指所有没亲眼确认过的信息。
    比如你在报纸上看到新闻,说发现了外星人,你就信了,因为你相信报社;
    再比如,把苹果放到抽屉里,你看不到它,却还认为它存在,因为你相信脑中的记忆。这类事实可信度低的原因显而易见,就是你有可能被假消息欺骗,不过你的很大一部分信息其实都是这么来的。

    看到了光谱的两端,你得在这个光谱之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比如你围绕神学构建世界观,那经书是很重要的标准,如果书上面什么都写,那么你吸收的概念可能就很广博、很宽泛,你就什么都信。再比如你围绕牛顿宇宙构建世界观,那要符合科学实证验证过的理论才信,你吸收的概念就可能很狭窄、很具体。

    顺便一提,其实还是一种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它是不依赖与任何个体的观察,完全独立存在的。可惜人眼中的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人想理解客观世界,八成就像蚂蚁看高速公路上的车一样,雾里看花。
    其实,在真理符合论中,真理应该要对应到客观事实才符合真理的内涵,只不过如果人无法真正了解客观事实,也就代表了更不可能了解真理,这样看上去太惨了,所以我们换个说法,真理还是真理,只不过不能保证百分之一百正确。
    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们相信了两千多年,现代的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物理之间,也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谁能挺多久,这还真是不好说。

    4. 质检机制,“论证”

    论证决定了世界观中概念的连接方式,比如“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相对论是成立的”这明显不对,为什么不对呢?事实上,论证的形式是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的,这和人脑的思维形式强相关,人把已经它们总结了出来,就是上文提到的“推理”。推理的内容很多,在下一篇“算法篇”会详细总结,此处先略过了。

    5.世界观层面不能作为标准的东西

    首先就是“可证伪性”

    有人说科学研究的东西必须是具有可证伪性的,如果你理解了上文提到的“真理”和“事实”的内涵,就能发现这个说法和我们的讨论不在一个层面上,可证伪性其实并不是一种理论的属性,而是人面对理论的主观态度。如果你认为一个“真理”,是可以被“事实”所“论证”,那就是具有可证伪性,关键还是在于你把什么当事实,当成最重要的证据。举个例子,如果你相信科学,那么能用科学实证法证明,就具有可证伪性,如果你相信古老的经文,那么能用经书来证明,也是具有可证伪性。

    其次是工具主义和实在主义

    它们也不是理论的属性,不代表哪个理论是工具,哪个理论反应可客观现实,它也是只是人面对理论的主观态度。
    从工具主义的角度看,一个好的理论必须够预测并解释事实,至于理论能够反映真实并非考量。
    从实在主义的角度看,一个好的理论不只能预测并解释,还要能反映事物真正是什么。
    不用说,你一定选择实在主义了,看上去貌似比工具主义靠谱很多。那我问你,我们都学过牛顿力学,“力”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吗?事实上,你说存在就存在,你说是工具好像也没错。焦点还是在于你如何定义“事实”,你到底信什么。

    五.“三千世界”

    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有一种能力,就是同一个关键字(key)下存储多份数据。仔细想想,我们理性系统中的数据库也有这能力,主要表现为一个概念对应多种含内涵。

    比如说“成本”,会计学中定义,“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金钱花费”,这种定义在算企业营收时很好用、很准确;经济学中却有另一种含义,“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不考虑过去已经付出的,只考虑因为选择其一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影响,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等,种定义在做决策时很好用。只不过,在没有明确场景下,要计算成本,两个学科都懂的人首先会确认要计算哪种成本?而只懂一个学科的人直接就去做了。

    受到这个的启发,我们大脑是支持同一个概念可以有多种内涵的,而世界观也是由概念体系构成,那一个人脑中的世界观是不是也可以存多份呢?如果能随意运用这种能力,那世界还真是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了呢。

    你看啊,从领域的划分看,主流的世界观有神学的、西方科学的、佛学的、儒家的、道家的,我们不仅可以尝试构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甚至可以试着围绕概念将它们在认知体系中归一。

    举个好玩的例子,说明一下这个思路,儒家《孟子·尽心》上中一段: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白话是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危险的墙下。

    咋一看,你会感觉挺矛盾,又要你承受命运,又要你知道命运,命运这东西怎么能预测呢,如果能预测,还要承受干什么呢?说起来,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是概念不明确,同样是“命”,各种地方有各种含义,今天可以解释成这样,明天解释成那样,所以如果用儒家的世界观来体会,你可能不得不在实践中“悟”很久。

    当然,如果你有西方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就可以试着用概念把它们打通(现在有很多西方流派热衷于把儒家的概念往科学里映射),转换视角看,“命运”实际指事物的运行规律,而本文描述的恰恰是规律中的不确定性,翻译一下大概是这样的:

    生活中,虽然很多事情有规律可循,但还是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即使你计划得再周全也无法保证100%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接受这一点(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所以,聪明人会了解这些规律和不确定性,会预测结果的概率,这样他一开始就可以避免那些大概率失败的事情,就好像明知道墙有可能倒,就不会站在墙下一样(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

    此外,还有更有趣的角度,就是了解别人的世界观,你有多少脑力,就可以存多少份。这样一来,在与人交流时,就可以转换视角,更大限度的理解别人,真正做到知己解彼,别人的想法只要符合他自己世界观的基本质检规则,没有谬误(与真理、事实不符,与论证的基本逻辑不符),就可以得出有效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六.总结

    确实没想到光是“概念”就写了这么多,自己感觉却还没尽兴、很多话总是欲言又止。

    最后,用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中的故事作为结尾,顺便对全文做一个总结。

    小说是刘慈欣在1997年写的,它实际是一个脑洞、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背景是这样的,宇宙中一颗超新星爆炸,辐射到所有的地球人,导致所有的大人都只剩一年的寿命,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免疫。所以大人们要用一年的时间教孩子,确保人类社会可以继续运行、文明得以延续。大人们研究了一下,发现孩子主要在三个地方薄弱:

    第一,没见识,缺少经历,对世界缺乏认识和理解;

    第二,没知识,知识就是指人类社会中所有的信息,理论的(数理化之类的),具体的(袜子放哪里了之类的);

    第三,没技能,不论是偏智力型,比如编程、教书,还是偏体力型的,比如开车、做饭。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升,于是大人们做了分解,把“技能”教给大部分孩子,把所有的“知识”交给了一部超级电脑,最后再培养8个孩子,通过过各种亲身经历、集中训练,让他们拥有了“见识”,以主持世界大局。

    看起来很合理的安排,一年后,世界由孩子运行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说中,作者的预测是,系统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崩溃了。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大量拥有技能的孩子,因为缺乏知识,难以很快处理领域之外的异常情况,遇到意料之外的问题不会解决。同时,又因为缺乏见识,不了解社会规律,认识不到手头事情的重要性,大多数孩子直接放纵自己玩去了。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崩坏。而拥有见识的孩子,虽然明白,但是下发的指令无法被执行,就像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一样,最后只能眼看着社会系统一步一步的崩溃。

    结合本文解释一下还是挺有趣的。

    知识泛指人类社会中所有的信息,它的来源有很多,书籍、口授、观察总结、实践经验。但是毕竟知识只是存粹的信息,即使全部存储在超级电脑中,也不属于人。人怎么有效的利用信息呢?必须先在脑中建立一个由概念形成的世界观,定义怎么吸收信息,包括怎么用什么标准、信息之间怎么联系、以及掌握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之后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丰富这套认知体系,当这个体系足够丰富后,就会表现出很高的见识。

    至于技能,就是用正确的方法训练出来的。结合自己的认知体系思考,拥有一项技能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跨越知与行的鸿沟。
    第二,突破瓶颈把技能打磨到极致。
    你看,街边的老大爷下一辈子象棋也难成高手;蒙古是公认的马背上的民族,奥运会却从未拿过骑马的奖项,应该还是有很多诀窍在里面的,此处就不展开了。

    七.相关链接

    第一篇:操作系统篇
    第二篇:数据篇
    第三篇:算法篇
    第四篇:应用程序篇

    单虓晗写于2018040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的地图(二)· 数据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uy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