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 草稿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 草稿

作者: huajiayun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23:19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三年的书信集。作家龙应台在儿子14岁时因为在台北工作,离开欧洲,与儿子分别,等过了4年回来,儿子已经18岁了,母子之间很少有深度交流,为了重新认识儿子,她和儿子约定以通信的方式写专栏,母子间的交流于是展开。

本书书信一共35篇,母亲开始多写一篇,基本是按照一月一封信的节奏进行。信虽然不算多 过程可是异常辛苦的。母亲用汉语,儿子德文最好,两人各进一步,用英文写信,儿子写信后,作家将儿子书信翻译成中文,她们需要用汉语多次沟通,关于用词,关于用意,母子有多次的讨论和辩论,给儿子用英文写回信,传给儿子。 对自己写给儿子的英文信,为了准确,又重新用中文写出,四道程序,加上不定期的催稿,作家需要不断的达磨,过程中,儿子的态度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态度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

一个著名的作家母亲,为了了解儿子,从头学起,放空自己。所幸,儿子也坚持下来。母子儿子交流探讨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从日常生活到不同的文化,代沟,到哲学、人生不同的价值观,母子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入。经过三年的努力坚持,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儿子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儿子从一开始的有话想说,到三年后感谢和母亲的这份连接,是儿子三年的转变,也是母子间感情的收获。

从儿子18岁开始写信,3年后,儿子21岁,发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时间的爱都以相聚为目的,唯有亲子之爱是别离,是放手。是小时候的紧密,长大后的放手。

放手让儿子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不过 ,三年的书信和连接,如作者所说“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浮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是的,这已足够。

相关文章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 草稿

    这本书是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三年的书信集。作家龙应台在儿子14岁时因为在台北工作,离开欧洲,与儿子分别,等过...

  • 孩子,为什么要逼你用功读书?

    一一一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第28封家书有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的作家龙应...

  • 读书读人生,我手写我心|读《亲爱的安德烈》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沟通而理解,欣赏而共识,思考而深刻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人生三书】的第二...

  • 36封家书,何止是母爱?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沟通而理解,欣赏而共识,思考而深刻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人生三书】的第二...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是在史金霞老师的推荐下,对这本书慕名已久。匆匆浏览,并没有看到史老师推崇的那种魔力。不免有些许的遗憾和失...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再次拿起龙应台母子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用心捧读,缘自我和14岁儿子无法更融洽的沟通,急切地想找寻一些便捷的路...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让我们读一遍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龙应台龙先生一家四口,先生是德国人,她是中国人,夫妻之间沟通用英语,先生跟孩子沟通用德语,她跟孩子沟通用汉语。生长...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作为华人的第一支笔,龙应台先生用其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先知能力为我们展现了她与大儿子安德烈长达三年的书信集...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拜读了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后,特别羡慕他们母子之间的坦诚,他们之间可以就任何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wm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