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新名词,达克效应。达克效应,是指很多人无知,但并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越是无知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实际上越是知道的越多的人,他越觉得自己无知。知道的越少的人,他的知道的未知部分就越少,而知道的越多的人,他知道他未知的部分就越多。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但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达克效应,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人有很多。
最近几年孩子出问题比较多,家庭教育开始全面开花,各种机构,各种形式,应有尽有,有好多家庭教育类的书也是应运而生。那些孩子教育还不错的父母往往是看这些书比较多的人,而那些孩子出问题的家长,最应该看家庭教育类书的人,却往往认为教育孩子有什么不懂的,老子什么都懂,反而不会去看那些书。
其实我们第一次做父母时,真的是没有经验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是一定要通过学习的,而意识到这一点的真的只有少数人。
最近我一个同事被借调到另外一个很好的学校去代课,班上四十多个同学,有10多个同学都不太正常。上课会有各种状况,多动话多不按正常思维思考问题。后来进一步了解下来,不少孩子是一所有名的大学里教授的孩子。
其实对于这类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在我们自己的学校也几年就会出一个这样的孩子,之所以几年出一个,是因为我们学校太普通了,一些所谓的优秀人才,不会把自己孩子送到我们普通学校来,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去那些好学校,所以我们偶而有些孩子,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却往往不如普通家庭的孩子那么优秀学习,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不行。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些父母非常优秀,孩子也比较出色的。但也很常见,父母很优秀,孩子却让人头疼。当我们与这些这样的孩子父母交流的时候,父母对我们往往居高临下不屑于与一个中学老师聊天的模样,你能感觉到他暗藏的意思,你别来烦我,我懂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会管理,孩子没问题,如果是有问题,那是你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我们往往会头疼,最后也就睁眼闭眼由他去吧。
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发现一个孩子可以很普通可以很优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母的优秀程度,往往那些有个性调皮智商很高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懂得教育与孩子有了非常不好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真正成了他们眼中的叛逆少年,不成器的孩子,有很多父母只看重的是提升智商教育,他们自己的情商非常低,对孩子教育没有足够的智慧,可以把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培养成一个非常普通的或者一个叛逆的孩子。
最近几年也经常发生一些孩子们走极端的新闻,看了都很心痛。父母都应该学习,知道自己的无知,减少对家人的伤害,对社会都是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