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会在发生某些重大事件后发生一些质的转变,这些转变会让人变得不像之前的自己。但有特定的事件作为背景,一切的变化又是那么地理所当然。
写文字之前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以免变成祥林嫂惹人厌烦。生活中我也谨遵这一点,除了关系及其亲近且足够让我有安全感的人,对于这几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绝口不提。我始终相信,感同身受永远不可能发生,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因为三观的不同和对语言理解的不同,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变成扎向你的利剑。多说多错,多错多伤害。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稳固的关系,很多关系最后都是失望,所以还不如远离。
写下这段的时候,突然想起大学时期一个同学问过的一个情景下的选择题,我模糊记得题目:如果遭受了背叛,是复仇还是远离?我当时的选择就是远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远离让我不快乐的这一切。其实这个选择的基调,早在刚成年时就已经很明确。
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的身上多了一个漠然的影子,这份默然其实就是我当年选择的远离。只不过当年的选择题里,我有远离的选项,而当下,身不由己,我不能远离,所以只能用默然逃避。
既然逃避,就逃不了逃不开的命运,有限的的知识告诉我,只有直面困难,才能解决苦难。但是我没有直面的勇气,也没有直面的能力,所以只能一直绕在圈子里,出不来,还闹心。我只能尽可能地默然,默然于自己的依赖,默然于与人的接触,默然于我需要面对的一切。提不起兴趣,但也不消极,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那就被动接受。
所以目前就是被动接受,能量减弱的状态。
但是我讨厌现在这样有气无力的生命状态。看来过不明白是不能好好的,有力气地生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