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阅读姚鼐的《登泰山记》,开始感觉这只是一篇普通的游记,但越读越感觉这篇文章疑点重重。
我在无数次阅读后,开始思考:冬日寒冷,文人可以选择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叙旧畅聊,为何要一起去登泰山?泰山日出何其壮观,但作者为什么不用更多的笔墨描写泰山日出,充分写自己看泰山日出的感受?如果把“登泰山记”改为“雪中泰山日出”应该更醒目,却为什么不用呢?为什么不用“雪中登泰山”?为什么要把美丽的泰山日出的风景隐藏其后,突显“登泰山”?
我带着重重疑问,翻阅资料,知人论世,我在网上找到姚鼐先生登泰山的历史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这个背景太粗略,有很多没有说清楚,作为一个注重“义理,词章,考据”的桐城派的集大学者,我们也应该用他的态度和观点客观的解读这篇文章,注重考据,而不应该在考据不足的情况下,随意解读。但我还是忍不住再次质疑。
比如为何以“养亲”之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为何要在风雪天登泰山,特别强调是除夕日?既然是“登泰山”,为什么没有完全按照游踪详写登泰山的过程,写一路上和朋友的相扶相帮,却在写了路线后就写山顶美景和日出,在后面补写人文景观?如此美丽的泰山日出,文章题目却叫做“登泰山”?
我又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我将这篇文章重新解读,我想:冬日风雪天选择登泰山,是执着于文人的的精神信念。因为泰山在历史上本就不是普通的山脉,他甚至是中国文人人格的象征。而除夕就是除旧布新的开始,也象征作者开启另一段人生之路。登泰山不走寻常路就暗合作者的人生选择不走寻常路。题目用“登泰山”而不用“雪中登泰山”,意在表明人生就像登山,风雪是正常的天气,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是人生的常态。泰山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正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选择之路未来的自信。
而对泰山自然景观的补写中写到多石,石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正是象征了作者的人格追求-----不畏严寒,棱角分明。
对泰山人文景观的补写,暗示了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是作者选择登泰山的原因。
也不知我的解读是否正确,但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感觉《登泰山记》不是一篇普通的游记散文。
希望友友们能和我一起探讨,用考据回答我心中的疑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