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思如泉涌了,也可能思如泉涌。路上听歌,听到姜育恒的《再回首》。我爸说我一两岁的时候带我去看过姜的演唱会,这个老歌迷也不考虑一下我在那嘈杂的环境下是否产生心理阴影,现在我很怕嘈杂也许有关。也是连续看东北作家的小说,坐在车站里等车,一辆辆机动车从眼前驶过,此时此刻是否是漫长的季节的一部分呢,也可能是一瞬间。在小说里一般都是个很忧伤的结尾,但电视剧为了各种需要和需求也可以说必须要有个有希望的结尾,尽管中间的故事都是灰色的。在经济学里有个概念我特别喜欢,叫边际增量,进而产生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比如在做一件事活行动时不仅仅有做还是不做,好像画素描,大部分是灰色地带。一旦一个生意的边际成本扩大一丢丢,边际收益自然也增大了一丢丢,主要看这个增量是多少,如何核算。生活也是如此,不要嫌弃经济学的不讲人情,其实在非经济学范围内依然是不讲人情的,我们不过是在口口声声说要讲人情。
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人流中不动,横握着手机在打游戏,旁若无人。不能说好与不好,这是时代的印记,我还在路上写作文呢,这是我的印记。游戏应该早已被正名,读书写作的爱好也不应该被大众另眼相待。但我还真的是极少会说自己的爱好是读书和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我想借一下网络流行语来回答,DDDD。
夏天穿着一双拖鞋在路上走,上班也穿拖鞋,只是我买了双后跟能随时移到前面可凉鞋可拖鞋的鞋。这并不代表什么,个人啊、自由啊、个性啊,统统不代表。我想说的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和事都变成常态,人们就会生活的更好一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