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拜年,现在我也跟亲戚们拉拉家常了。
东家长西家短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变得对家庭经济比较敏感,也开始关注各家的经济情况。
这也是很多农村人特别喜欢打听的话题,我之前还挺反感的。
现在觉得,民生,就是这些事情啊!没有收入,或者收入降低,一家人的生活影响就会很大。
某某长辈又去南方打工了,老妈说,本来家门口也可以有工作。那么为什么要去遥远的南方呢?我妈说她心不定。但是亲戚说,其实是钱不够花了,家里有孩子上大学。虽然丈夫是公务员,但是还是不够花。之前家里遇到过网络诈骗,亏了好些钱。想致富,投资了农副产品,因为自己也不熟悉,还亏损了十几万。现在家里有房子住,有退休工资,但是孩子在上大学,还想读研究生,两口子想着怎么多赚点钱。按说,还考虑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但是长辈身体不太好,看着挺难。估计只能靠孩子自己了。
长辈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时候,就辞了教师的工作,开始创业,做学生生意。从卖文具开始,后来又搞磁带音响,那时候好像很多是盗版磁带,再后来开始承包酒店宾馆,又置了很多产业,门面都有好几个。现在早都不上班了,每年收租都不少钱。孩子嫁的也好,对方家里条件也好。
这就是马太效应了,有的让他更有。
这个长辈如果守着一份教师的工作,到现在也不见得多富有。可能和上面那位公务员差不多。但是他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做起了相关的生意。这个拓展就很好。这个收入模式就跟拿工资完全不一样了。
人生还是需要经营的。
但是有的人经营得好,有的人经营得不好。有的人尝试过,但是没有成功。这也是十分正常,毕竟有的人不能胜任有些类型的工作和事业。
《平如美棠》里,平如也是尝试过做生意,但是实在没有做生意的天分,最后还是做了技术人员。因为他们家是做官的,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读圣贤书。只是时代变化,他走不了仕途的道路了。
《围城》里的方鸿渐原本也是地主的儿子,但是时代变化,家里的地也收不到租子了,老两口的收入少了很多。家里靠不住了,方鸿渐自己又是个没有能力的,靠着朋友才某得职业,但是究竟没有靠山也没有能力,混得不行。
男人混得不行,家庭就难快乐。
老天爷赏每个人口饭吃,知道自己的优势,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好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