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如何更有效管理权力相质量管理中,质量意识工作应如何开展?
A: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脑子立马出现了一个人,朱兰。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
而质量管理也是项目管理六要素之一。先回答质量意识的问题,传统认为质量只是产品质量,现在这种想法也慢慢的已经落伍。传统人认为质量就是要盯着员工,这种想法也慢慢落伍。质量是全员的责任,体现了整个企业自上而下的全部意识。
一、企业高层的质量意识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企业管理者代表的是正确思想,勇往直前的狮子,碰到任何问题都会带头,碰到任何错误都勇于纠正。如果是一头只会咩咩叫的小绵羊,你的员工再出色,都会没有方向感。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确保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二、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
我觉得只有通过不断反复的培训和灌输给他们各个质量意识,各个操作步骤都有良好的习惯。很多企业新员工来了后都会有老员工来带,其实这时候老员工这个师傅是至关重要的,他自己是否有质量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徒弟。这里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我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我说现在服务部门好多素质好差。他给我的回答是,这个要看区域和氛围的,如果区域的老师傅自己责任感强,他带出来的徒弟各个都行为端正;如果区域的老师傅自己是吊儿郎当的,带出来的新徒弟各个吊儿郎当。所以选一个好的师傅才能培训出好的有质量意识的新员工。
三、管理手段
要加大整个考核机制,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团队和员工,就应该使用奖励权;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那肯定要有惩罚机制。这样,有了透明的赏罚分明机制,让每一个人都去关注工作质量这一回事情。如果说,工作的好坏无差异,员工工作好和不好是一样的待遇,那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所以我们要调动参与质量过程的每一个人,时刻关注质量这一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质量管理。
总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在当今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都把产品降价来吸引市场和消费者。那么在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如果连质量也牺牲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