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456字,预计阅读7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经常有读者问我:“你是怎么读完那么多书的?”
然后我就会反问一句:“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
很多人会回复我:没时间呀……
没时间,总会成为我们不去做某件事的借口,并找很多理由将其合理化,以寻求内心的安慰。
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读书时间从哪里来?
01.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很多人说自己没时间。
但没时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就连查理·芒格这样的大忙人,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
我们这种普通人,又怎么会存在没时间的问题呢?
查理·芒格有一句话: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
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那我们每天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呢?
针对这一点,其实你可以试着记录一下自己每天的时间花销。
比如,我们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8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8小时属于自己。
即便工作12个小时,你也还有4个小时属于自己。
再刨去2小时吃喝拉撒,你也还剩下2小时属于自己。
这2个小时,你可以想一想自己都在做什么?
是因为太过于碎片化而被自己白白浪费掉?
比如通勤路上、候餐时间、午休时间、睡前时间……
还是因为“XX5分钟,人间2小时”毫无节制地玩游戏、刷短视频?
爱因斯坦曾说: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
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那么,有哪些时间,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支配呢?
02.
早起时间
很多人喜欢熬夜,然后美其名曰“熬的不是夜,而是短暂的自由。”
但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早起比熬夜更可怕!
真的,我很害怕早起的人,因为他们太厉害啦!
能够掌控早起时间的人,过得都不会差。
自从加入早起圈子之后,周围的人都是4、5点起床,然后开始读书、写作的大佬。
在上班之前,他们就把每天的文章写好推送了。
早起,真的能够提升对一天的掌控感。
他们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不是被时间和工作推着走,一刻都不得停歇。
这也是我早起124天的切身感受。
我一般6:20起床,6:30左右坐到书桌前,开始读书学习。
把手机放在一边,先沉浸式地看上30分钟左右的书,然后再干其它事情。
当然,早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最开始也是感觉非常痛苦,好奇别人是怎么做到4、5点就起床的。
所以,我从原来的8点,逐渐调整到7:30,到7:00,到6:40,最后到现在的6:20。
虽然我比不上那些大佬,但是我在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
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通过早起,我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写作。
03.
碎片时间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时间被切割得零零碎碎。
往往在我们不经意间,就溜走了很多时间。
这些时间由于太过于碎片,而不被我们珍惜。
比如,通勤时间、候餐时间、午休时间等。
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时间该干点什么,于是选择了刷手机,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其实你就可以随身携带一本书,或者是打开读书app。
而不是选择听之任之,听歌、刷短视频,让时间悄然溜走。
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们便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阅读。
最近在读《读书变现》,书中提到查理·芒格的一个例子:
查理·芒格和别人约见,一般会提前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到,手里拿着一份准备好的报纸翻阅。
候机时,查理·芒格也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书来阅读。
他说: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04.
睡前时间
记得之前看《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谈起自己睡前阅读的习惯。
从她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叫作“腹有诗书气自华”。
睡前一小时之内不要看电视,也不要玩手机。
有证据表明:屏幕发射的光亮会影响我们的睡眠状态。
不如睡前阅读,更有助于睡眠。
为了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以在床头放几本书。
每次睡前就拿起书,读上10-20分钟。
逐渐形成习惯之后,变成睡前的仪式。
不要小看这10-20分钟的阅读,长期积累,也能读完不少书。
05.
随时听书
这一点也是我最近摸索出来的。
我以前只通过眼睛读书,不太喜欢听书的形式。
后来有了一些改观。
在读一本书之前,我可以先通过听书,了解个大概,熟悉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书中的重点内容在哪里。
比如,我一般在做饭的时候,选择听书。
这样,同一份时间,我就可以多做很多事情。
早上洗漱、跑步、做家务、通勤路上,我们都可以听书。
一方面可以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量,另一方面通过听书,我们得以和一本好书相遇。
因为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的。
我们读的书,也是根据自己目前的认知和喜好做出的选择。
通过听书,我们可以邂逅一些不熟悉的书,甚至是自己完全想不到的书。
06.
时间管理的心法
最后,想来谈一谈为什么很多人找不到读书的时间。
其实,是因为不够重视读书这件事,没有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
“好像不读书也不影响我的生活嘛!”
“读了书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照样天天朝九晚五?”
“不是我不想读书,是我实在没时间呀!”
……
我们经常说没有时间去做某件事,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不去做这件事。
当你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一定能抽出时间来完成它。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每天浪费掉了多少时间?
是不是可以拿这些时间,用来读书?
07.
写在后面
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可能很多人找不到整块时间,来进行沉浸式阅读。
这就对我们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出了考验。
其实仔细算下来,我们每天完全有1-2个小时的碎片时间,可以拿来读书学习。
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而读书,是最便宜、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方式之一。
越是忙碌,我们越要读书、学习,否则就会一直陷在低水平的重复中。
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说:
如果你觉得学习的成本太高,请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读书,就是战略上的勤奋。
当你抽出时间读书,可能工作效率就提升10倍。
表面上是你花了时间读书,实际上是读书帮你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祝:
读书愉快。
• End •
往期文章: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 110/2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