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182——189页分享
万不可“希高慕大”。
其实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有“希高莫大”的毛病。新房子住了几年,嫌装修的旧了,过时了;车开了几年,显不上档次了;买了件心仪的衣服,穿了几次就不喜欢了,等等。这些物质的东西带给我们的愉悦感不能持久。我们读经典: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曾国藩由“下愚”到“上知”以及论语里的治国、修身、平天下,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进而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中正平和,内心的愉悦和获得感也日有所增。所以我们还是要在精神方面下功夫。
致良知,不是不能,而是不肯。
明知道赌博发不了家,仍然有很多人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不管是有钱找刺激还是没钱想发家的,最后都因“赌”成了穷光蛋,甚至家破人亡;明知道贪污、受贿要蹲监狱、毁名誉,仍然有的为官者想贪、去贪。道理都懂,但就是不去照着做。包括我们平时出力不落好的事,干了很多活,出了很大力,最后,因抱怨、指责而没有落下好。这些都不是不能停止,而是不肯改变,没有真正的做到致良知。如果所有人都能致良知而为人为事,那我们的社会必定是风清气正,安泰祥和的。
交友之道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孔子说,君子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誉的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孔夫子很早就告诉人们,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我们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志”,不具“道”,谁又会和我们交呢?所以还是得从自己身上下功夫,自己要把自己锻造的特别贤良,有德有才,别人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正如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学习的目的
不外求,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中正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