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在微型团队管理数字中台产品的一些实践

我在微型团队管理数字中台产品的一些实践

作者: 软件工程师_罗小东 | 来源:发表于2023-05-21 00:26 被阅读0次

软件工程师罗小东,多年平台架构设计和落地经验,以下针对于中小微团队在数字中台的实践管理,主要偏于实操描述。

背景

这里的产品并不是互联网运营的,而是内部研发产品,后期用于项目。

数字中台产品管理,产品线大概有20个,产品工程管理基线是50个左右,自动化任务大概有250+个,当前维护ACP产品的属于微小团队,当前产品线的管理维护人员为6个人,主要偏向于产品功能的优化管理和升级,前端ISV团队的支撑,项目的技术支撑,还有针对于运行的数据治理上的二次开发(比如基于日志分析的安全感触服务),配合商务的输出等。

过程的管理主要是基于过程规范标准化、自动化操作、微服务、容器化管理、数字中台架构、云计算等。

概述

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基于原来alinesno-cloud开源项目进行升级优化,这里主要是针对在过程的实践情况,还有团队的使用情况,包括主要使用的技术能力,运维管理,运营管理等,以低成本进行运维,提升团队的能力的竞争力,希望可以给一些在往这块方向的团队一些参考,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技术场景如下:

  • 规范化标准化:工程过程的标准化和规划化,规避掉培训成本,管理成本,学习成本、升级成本的问题,形成统一化,比如在升级只需要调整核心包即可。

  • 微服务:工程的划分会提高运行的稳定性,根据场景各个服务可拆分,可组件,规避工程的耦合,还有管理职责分开等,还有微服务的性能还有分布式等能力

  • 自动化:主要是人工的解放,还有流程标准化的自动化,规避掉一些低级的人工错误,操作成本等,比如过程的流水化、备份管理、日志清理、数据抽取等。

  • 容器化:这里主要是服务的发布管理和部署低成本,还有工程版本的维护,一键部署的管理,运行监控,比如链路跟踪,客户项目发布等。

  • 数字中台架构:基础技术组件和数据治理组件的融合,对项目业务上进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和项目的数据治理、规范处理、还有业务项目开发的管理等。

  • 运行监控:这里主要是运维上的预警管理、还有运行状态巡检、应用存活的管理等。

  • 这里阐述主要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实践阐述,偏向于落地:

  • 标准化和规划化的要求,怎么样做到项目和工程架构的统一,怎么样要求落地。

  • 基础环境能力的搭建,使用的资源有多少,后期怎么管理。

  • 产品的迭代升级管理,还有过程怎么降低产品管理成本。

  • 项目交付实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怎么做项目交付支撑。

  • 以上的所有操作过程基于整个DevOps/GitOps/DataOps架构进行整合,过程形成流水线管理,每个架构师设计有自己的情况,我有我思。

    过程实践

    这里通过几个阶段过程,将过程节点进行细化说明,以下为主要维护产品的团队。

    标准化和规划化的要求,怎么样做到项目和工程架构的统一,怎么样要求

    如果说这个制定过程需要做很多部门、沟通、还有使用过程问题矛盾等,那就规避掉这些。

    前几次在其它团队做平台的时候,前期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和团队人员的提升,这个会花掉很多力气,特别是在意见上几乎很难统一,团队越大,这个问题就越突出,会给培训、还有各种技术思维的输入等,做好前期的准备。但是这个成本在中小团队成本是极高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员流失的问题,培养出来了人走了,后来换了一个思路,做这块的只需要一两个高级人员,后期提供出代码生成器和标准文档,发给项目组和开发就行,其它的人员并不需要特别关注。

    比如开发人员一定要会使用微服务?一定要会springcloud的么?其实不然,自己并不一定需要学习这个,会写controller,还有查询mybatis编写即可,后面学习中会有遇到,这个过程可以做到无感。

    开发人员会主动去查询材料和学习,主动跟被动的区别,效果差异是极大的,后面定义好岗位职责的考核,根据过程做适当的培训,这个过程团队成长更快。

    标准化前期部分主要参考社区的流程,还有架构也一样,但是这些不要紧,先有一版本,技术还有能力很快就会沉淀在前期架构的人员上,这个过程会不断的迭代,所以在这块上的选人是很重要,至少能总结和有兴趣,有优化的主动性。在建设出来一版本标准规范之后,将代码做核心公共包的封装,再加上代码生成器,出来即是规范,几乎是可以做到对团队人员的无感知。

    这个过程差不多1个月左右。

    在前期的框架封装上避免过度封装,这个是新人架构师的一个痛点,会有非常多的idea,但是前期基本上都禁掉了,换成的思路是先出一版简版的,再根据一些项目过程中,了解问题,再进一步的升级封装。

    这个过程经历过1个项目就基本上就比较成熟,包括架构人员,具体时间看项目的情况。这个过程会遇到一些问题,也是允许的,这个是之前的培训成本遗留下来导致的,这个时候可以多一些使用培训 ,针对问题来进行统一的培训或者指导处理,过程多与团队沟通解决掉即可。

    基础环境能力的搭建,使用的资源有多少,后期怎么管理

    这里基础环境搭建分几个部分,一个是devops/gitops/dataops的环境搭建,还有公共服务组件的发布搭建,比如数据治理组件、技术组件、运维组件等。

    这也是基于规范标准的要求,比如自动发布管理,这里做成参数型的配置,还有数据抽取组件也一样,做成脚本型和参数型的设计,使用Git统一的管理,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做好记录,权限,留痕等,结合jenkins整合起来的,包括运维脚本、CICD、数据抽取等,使用人员比较少,所以在这块上的资源压力倒不大。

    目前整个环境使用了3台服务器,主要是一台jenkins/技术组件/数据组件,主要的配置如下:

  • 自动化服务(Jenkins): 16G内存/8C/250G磁盘

  • 技术组件:16G内存/4C/80G磁盘

  • 数据治理组件:32G内存/8C/1024G磁盘

  • 这主要是得益于微小团队的产品开发维护,另外我们数据仓库并不一定要求使用Hadoop套件,而且针对项目情况来进行适配选型,所以这并不是很大的压力,而且一些高峰的操作,比如备份和巡检、数据抽取等会在晚上执行。

    在实际项目中,会根据项目的情况抽取产品部署,这主要利益于微服务架构,可拆分的能力,将耦合降到最低,比如有些可能需要的数据组件只有一两个,那就部署一两个,做好对应的适配资源即可。以降低项目成本和维护成本,还有客户成本等。

    这个过程的管理基本上是写好脚本之后,就根据监控即可,这里集成了钉钉,主要是方便管理,这个任务大概是250多个任务,基本上都是利益于GitOps的理念,这里需要的是它的理念,然后整合起来的,过程主要是针对于Git基线,而不是需要针对于所有,从Git流程的最终结果是钉钉通知,这样以降低学习成本还有规避掉过多的人工操作。

    这个的搭建和规范建设,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当然,这主要得益于经验的积累,只需要做调试,如果从零开始,可能需要1-2个月左右考虑会比较合适。

    产品的迭代升级管理,还有过程怎么降低产品管理成本

    这里类似于运营管理,这里的运营主要是指内部团队的运营,将ISV和其它部门当做客户即可。

    这里的组件比较多,针对于微型团队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基础设施和规范是很难的,这里主要是利益于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管理,还有中台架构思维。

    公共和基础服务已经将大部分非业务逻辑的都做了,也抽取成公共的服务能力,比如日志、登陆、公共权限、前端埋点、数据抽取、监控等,都已经是打成基础的能力,每个服务都是可以一开始就拥有这些能力,也可拔插,主要升级组件内的逻辑,比如集成监控。

    当然还有很多。

    将公共组件进行沉淀,在各个产品只需要,也只能保留业务部分,而且一定不能过分的建设每个组件的公共部分,这样会导致后期的升级和版本管理的困难,这也是中小微团队的灵活性,就是因为小,在调整的时候,可以统一,每次升级会把需要调整的部分列出来,然后发给对应的组件即可。现在基本上是调整版本号即可,因为公共部分的抽取已经很好了,比如前端,后台,还有ORM层等,基本上业务组件并不需要调整。

    另一种是功能的升级,这个过程根据业务调整单独组件即可,小的功能升级会做好接口的兼容,大的单独提供出新的接口,同时加上版本号。在这部分比较担心的是稳定性,所以在工程模块上的划分,也是做了严格的限制,也主要得益于DDD架构思维,但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根据实际做了调整,取其优势即可,工程模块如下:

    这里抽取了一个domain服务组件,这个服务组件一定要资深人员才能处理,其它的非核心逻辑都在gateway和provide模块里面,调用domain工程的写好的逻辑,其它的人员写前端和接口即可。

    这么做的原因是为确保服务的稳定性,以前遇到过挺多类似的情况,初级的维护人员和经验不足的碰到和核心服务的逻辑,但是熟悉程度不够,导致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在这块上是做了很严格的要求限制。

    实在不行,就重写接口,但是不会影响到核心逻辑,核心逻辑部分主要是由更高一级的人员来编写维护的,一个是编码的质量,另一个是稳定性,以确保后期的产品的质量。

    基于上面的技术思维和管理规范,组件的升级,比如当前的国产库适配、漏洞的升级等基本上是调整核心包的版本号即可,功能的升级也是通过核心和外围接口两个概念进行区别,不需要说再花时间去深入到模块和业务等,调用接口实现。

    提交代码之后,就是走刚刚上面提到自动化流程,等钉钉通知和容器监控状态,然后结合界面测试。

    项目交付实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怎么做项目交付支撑

    这个是数字中台价值输出体现之一,主要是偏向于跟ISV团队的整合,让ISV团队主要考虑业务逻辑的事情。这里主要提供几个能力:

  • 产品使用培训还有技术架构方案支撑

  • 过程涉及数字中台产品的技术架构和解决

  • 需求的适配的一些功能开发或者问题处理

  • 商务上的文档支撑和客户讲解

  • ….

  • 通过以上为ISV团队赋能,主要的目标是项目的落地,提升ISV的能力提升,这也是数字中台的价值体现之一。

    ISV团队要考虑的是业务,而我们主要的目标是不要让他们深入到技术、还有非业务性的内容上,同时提升出好的工具给他们。

    这样更好的进行区分职责边界,这个其实也是个矛盾点。目前是通过代码生成器生成出业务组件,然后在这个组件里面只包含业务,其它非技术的组件交互(比如账号权限)通过Api来进行处理,有哪个API就有哪个能力,以规避掉职责不清的问题。

    业务组与整个数字中台进行对接的是Git还有可视化的界面,并不需要它关注太多的东西,业务逻辑提交到Git之后,其它的流水线会自动走下来,然后得到对应的访问链接即可。

    而数字中台就使用产品型的交付,根据项目情况进行服务的抽取,其它的商务不做太多的接触,只需要关注数字中台产品体系的内容,一个是沉淀,另一个是项目涉及到的面比较多,避免平台人员沉入到里面,而无法抽出,同时也规避掉ISV团队过度依赖平台人员,为后期的维护考虑。

    这里也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项,就是职责角色一定要区分,不能互相深入,比如平台人员做项目的事情,项目人员做平台的事情,这会无形中增大成本和提高项目风险,可能会导致后期的管理混乱,商务和项目上纠结不清,如果项目更多的的,会以提工单的形式来进行反馈,比如需求和问题。

    这个过程一般是在项目前期一两个星期会有比较多的沟通,ISV后期和熟悉之后,后面的合适会比较顺利,即使是在ISV新人切入,这个过程成本也会低很多。

    总结

    数字中台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在过程怎么使用和抽取,还有适配团队,其实并不代表会有一个非常高的成本管理,而是根据团队来进行适配,以体验和获取到云原生时代、新技术的便捷红利,以提升团队的技术能力、竞争能力、还有新的商业模式,在数字化的时代做好准备,以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

    以上为在数字中台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实践,希望可以给一些在往这块方向的团队一些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微型团队管理数字中台产品的一些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k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