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干老师的一个课例是五年级的《少年王冕》。其中我感觉有以下几点设计得特别巧妙,省时、高效。
一、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是对学生课前独立学习成果的一个落实,在这节课上,干老师设计的形式很扎实。出示两段含有一些拼音的话,让学生看拼音写词语。这里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既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又有助于词语的理解。
干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写下来,然后打开书自行校对最后再出示正确答案,学生再一一校对。这样的过程实实在在,避免眼高手低,也让学生的心很快收回到课堂上,为下面的上课做好了准备。根据自我的作答情况,让学生在课题旁边画星星,这让检测结果显性地表现出来,以此来激励学生。
接着干老师又出了第二道预习检测题,是关于课文阅读理解的。这个题目的设置和后面课堂上学习核心知是相呼应的,以及在课堂最后的总结中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这样让课堂形成了一个闭环,显得更完整,而不是散的。
二、理解课文详略结合的写法
这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详略结合的写法,干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两个核心教学目标,也是所提的问题,借此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什么是详写略写呢?详写略写的好处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在我现在所教的三年级的课堂上也有涉及到,但是相比干老师的处理就逊色很多。
首先干老师从字数上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详细和略写,比如发现王冕七岁写了一段,11岁、12岁、13岁也只写了一段,17岁、18岁也用了一段来写,但是十岁的事儿却写了三个自然段,14岁的经历也写了两个自然段。这样一比较就清清楚楚地显示出了课文的详略结构,从形式上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什么叫详写,什么叫略写,只用了五分钟,就让学生把课文结构理得清清楚楚,真是了不起,这也是课堂效率的一个充分体现。
接下来就是逐段分析,但是在逐段分析中老师的教学也是有详有略的,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盖老师用修改课文标点和词句的方法,用添加词语补充课文中没有说的言外之意的方法很是巧妙。让学生理解王敏孝顺母亲的特点时,偷偷把原文中的词语早出晚归,换成晚出早归,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形成学生的思辨思维。老师要尽力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调动起来。
三、总结感悟
全部分析完后,干老师又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出示整篇课文的框架,这样整节课由总到分又到总,学生对本篇课文就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理解。
四、认知拓展
平时我上课讲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但是干老师没有他又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步很关键,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第三重境界:让知识与生命有了共鸣,产生了联系。
最后五分钟干老师又从更高的精神层面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做了拓展,干老师问作者为什么要刻画王敏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写出他的孝敬母亲与自强不息呢?这个问题是学生的经验所不能达到的,把文本引向了更深处。于是,联系到了这篇课文的出处,《儒林外史》,告诉学生《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读书人,儒就是读书人,儒的最高标准是成为君子。那么王敏就是儒家君子的代表,什么是儒家精神呢?干老师信手拈来举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并把这句话中的“孝”用大号的字体格外标明。并强调孝是做君子的根本,那么这个字与本课所表现的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就联系起来了。
接着干老师又出示了《易经》中的一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四个字被大号的字体标示出来,这也是本文王冕身上的一个特质,又出示了儒家经典的一篇散文《爱莲说》,莲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这里边又有君子,这三者王冕都具备了:孝、自强不息、莲一样的君子,虽然这些传统远离学生的经验,但是学完了本篇课文又拓展了这些内容,学生对这几个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更具体、真切的感受。
于是又回到课文插图王敏在荷花旁读书中,并让学生再一起读这段荷花的文字,在感受了莲之所以为君子的背景下,在感受了儒家精神的君子的背景下,学生再次读这段课文,认知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读出来的感觉又有提升了。
到这里结束了吗?没有,干老师又往前走了一步,问大家成年的王敏是怎样的?然后出示了一幅水墨梅花图,接着又出示了王冕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墨梅》,我想此时学生对王冕的形象认识更完整、更丰满了,而且对墨梅这首诗有更强烈的兴趣来朗诵,让诗也充满了韵味,充满了王冕的精神,君子精神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
五、自我反思
反思自己的课堂似乎只是在教教材,对文本的分析进行得不够,更很少有认知提升上的拓展,也很少能联系到前前后后相关的知识,离达到第三境界的人文合一更是距离甚远。课堂之路道阻且长,需要更加努力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