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沉闷的课堂,没有一个学生喜欢千篇一律的课堂,没有一个学生喜欢照本宣科的课堂,因此,怎么摆脱沉闷的课堂,摆脱千篇一律的课堂,摆脱照本宣科的课堂,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魏老师书中也提及以下几个方面,令人受益匪浅。
教育要追求“思”的在场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至高的形而上”这是高中政治老师口中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在政治学里面,唯心主义强调思维先与行为,而书中所提及的“思”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思”使人从生存中自然产生的精神活动,是自由的,“思维”是规定的,在这个时间段存在“思”就有存在感,有故事,有年华逝去的感慨,有饱含热泪的感动,真真实实的存在过,回首过去,经历就像动画一帧一帧的出现画面,这是曾经活过的感受,然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存在主义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同样丰盈,同样蓬勃,老师和学生都在课堂上活过一把,是具有强烈的存在感的,也就是存在“思”的课堂才是最有意义的!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得到自然释放的地方,是师生双方在愉快的状态下与真我相遇的地方,更高尚的来说也应该还是寻求真理的地方!很多时候,听过的课,看过的教学设计大部分都是考虑老师怎么讲讲得比较流畅,比较舒服,很少真正去考虑学生怎么样去学学的愉快,学的舒心,也揭示是所谓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场所,并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如果日常教学中,不论哪一节课,公开课也好,日常上课也罢,不要把教学当作是一场表演,一场展示,而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过程,教育的目的应该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学生才是教育活动中的存在主体,只有学生本身对教育满意了,那才是合理的教育,只有学生本身真正喜欢的课堂,那才是合理的课堂,而课堂不应该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导师,只有在大学时代才出现的名词,在大学生发展道路上,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可以说是精神支柱。而中小学是没有导师,却又非常能干的班主任,班主任什么都管,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依靠,精神支持,贬义地去理解,在班主任的管理下,管的太多,学生会缺乏自理能力,也就是可能是学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障碍,或者精神绑架者,在中国已经有学校实行改革,用导师代替班主任或者取消班主任(暂时是不可能的,小学可能性更小),而强调教师也就是即将成为学生的导师,导师需要告诉学生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要帮助学生生活得更幸福,也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在学生最美好的年华,陪学生看书,推荐给学生的书目,附上推荐理由,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这本的重要性,而电影是很多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可以结合史书记载去探究电影里面的情节,除此之外,多和学生聊天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想法,会激发一些思考,就像小鸟啼鸣叫出黎明,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遵从理性、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渲染,不缩小,自然的聊天,这样学生的精神上获得成长,这是顺其自然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快乐的学习,幸福的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有组织,无纪律,我们都拥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高度自由。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在我们身边 很多公开课都是把教案做好,尽可能的做个详案,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甚至在哪个地方停顿、做什么表情,事先都可以坐上批注,而公开课的教学过程都在上课老师的掌控之中。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出了意外,出乎我们的预料,那么我们就把它拽回来,拽到我们预先设定的那个方向上去,不让它旁斜逸出,从而保证公开课的完整性和可观赏性。看到书中如此直白的说辞,我想起去年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上,我确实有这样精确的构思,完整的设计,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时,我就将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拽的回归到我的计划中来,让上课更完整,但是,今天,彻底让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跳不出自己画的圈圈,课堂永远不会成为好的课堂,或许有计划性的课堂和精确性的课堂,只能是完整却不完美的课堂。从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在上课过程中,不自觉的就变成以老师为中心,这个中心不一定针对上课老师,而是台下听课的老师,上课的目的就会变成了让听课的老师觉得这个课上得好,却没有理会学生听课时的感受,其实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低估了学生,认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是很懂感情的,老师在上公开课,他们自己知道有义务要配合老师,尽量去揣测老师希望得到的答案,所以说在这样的公开课课堂上,一定程度的把学生当成了我们上课的一个道具而已,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配合我们的老师,这样的课自然不是好课,只是一场狼狈为奸,配合默契的表演。反而言之,只有不精确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老师的思维当中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课堂一开放,课堂不精确,老师就会不好驾驭,学生稀奇古怪的想法就出来了,不精确的课堂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功底,在时光里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为了充满思考的教室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实,在我们一线老师的实践当中,语文课堂上都要从运用语言文字入手,然后从中进行思维审美的提升。然而在平时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些言论“我们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上课没人举手的”“我们班孩子错别字特别多,资质差啊”“我们班孩子很懒的,上课不积极思考问题”等等,不绝于耳的言论,然而这些言论也许在掩盖基本的事实:孩子只有在各种有意义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语言时,才可以能动地交流并兴奋起来。在一堂课上,没有给学生提供足以让其内心燃烧的环境,没有刺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学生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没有欲望的表达和思考没有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提不起兴趣,自然不可能愉快,就算完成教学,但却是低效率的。开始设计一节课,设计者要思考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才会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例如:《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都会从晏子见楚王三次对话,从重点句晏子所说的话研读,感受晏子的人物品质,作为这个历史故事的切入点,加上复述这个历史故事,整节课,学生思考的欲望自然不高,没有挑战性,各方面能力的锻炼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书中121页提及窦桂梅老师在《晏子使楚》课例中,她通过思考把“尊重”作为课堂的落脚点,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课眼”然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又从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最后对国家的尊重,引向“自我尊重”的思考。窦老师有意识的思考对语文课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升华课堂的境界,落脚于“思考”,并层层推进,这样的课堂产生了思想张力。为了应对老师提出思想上的挑战,学生凝神定气,全力以赴的向“思考”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这样的课堂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当老师抛出第一个“思考”主问题,学生自身产生了思考的欲望和能力,忘记了在上公开课,忘记了众目睽睽之下的老师们在看着台上的他们,此刻心中只剩下“思考”,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精彩纷呈,说明在授课老师精心“思考”下,提出好的问题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考的大门,让学生在课堂上说真话,通过忘我的课堂上真实地进行思考和表达,比任何课堂完成的精确更重要。中西方的教育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西方的母语教学把思考放在了首位,国外语文教学强调的思考锻炼并不止于逻辑思考、形象思考,还包括为日、美等国重视的直观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在思考中成长的孩子会有与众不同的天空,将这样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以思考为主,在思考中学习表达,或许更能培养出生动的语文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不再是沉闷的课堂、千篇一律的课堂、照本宣科的课堂,课堂将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场所。
有时,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往往知道这个人的职业是老师,脑补的信息马上就是口才应该很好,滔滔不绝的的那种,因为教师总是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然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都存在缺陷,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易变的,学生有时候需要老师多讲,有时候需要老师少讲或者不讲,因为学生有时候需要讨论、有时候需要点拨、有时候需要独立思考。此时,教法和学法也是多变的,同一本语文书的教学,不同单元讲的多少不同;同一个单元,不同的课文讲的多少不同;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需要点拨的层次不同。此时,教师的讲应该要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以上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甄别,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一个好老师,应该能屈能伸,需要你讲时你可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不需要你讲时也可以是默默无语的观众,必要时走到台前,也可以隐于幕后,一切以学生本身出发,给学生提供最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教无常态,教无定法,有时候追求的也就是最简单,最直接却又充满味道的课堂。
第四辑完,阅读还在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