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互联网产业投资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关于互联网产业投资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作者: liupc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16:33 被阅读88次

    这几年持续关注互联网产业投资的一些行业发展情况,到2017年似乎出现了一些新的颇有意思的现象。这里对之前的观察和思考做一些简要的记录。

    互联网这个行业从诞生起就一直与投资行业有深远的渊源。目前主宰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基本上都是在风险投资基金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及同时所伴随的巨头们市值的持续攀升,以及其业务范围和业务逻辑的不断演化,他们已经不再把互联网行业投资这座金矿拱手让给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巨头们,而是选择自己直接介入来分一杯羹。介入形式上既有更传统的作为企业组成部门的投资部,如Google2017年新成立的由AI工程团队主导,更加强调被投资项目与Google的AI first 新战略之间的协同的风投基金,也有更为灵活的独立基金,如Google系的GV和CapitalG,百度资本和百度风投;基金方面既有公司直接成立风投基金或投资基金,如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也有创始人或核心管理者主导的协作型投资基金,如阿里系的云锋基金、小米系的顺为资本等。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最大的差异是,他们起源于行业里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玩家,由行业里的专业团队主导管理,主要的投资行为基本上都服务于基金或投资方背后母公司的战略诉求。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前负责人彭志坚的说法表达的非常明确:“关于我们的投资策略,其实在腾讯内部非常清晰,最核心的就是战略价值,大部分案子我们是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但第一位的永远是战略价值。什么是战略价值?一个是优势互补,一个是前瞻布局。优势互补比较容易理解。就前瞻性布局来说,有一些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合作点在哪里,但是它有潜在的长远战略价值。 就像下围棋一样,一个子下去,你也不知道最后什么结果,有可能这个子被人家吃掉了,有可能逐渐占一大块空地,也有可能在关子阶段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所以这些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前瞻性的布局,我们会这么考虑。”

    Google/Alphabet在投资方面的探索堪称业界的标杆,无论是2009年成立的Google Venture(2015年改名GV)还是2013年成立的Google Capital(2016年改名CapitalG),乃至2017年最新成立的AI投资基金,无论是在基金组建和募集的形式、定位上,还是投资项目的方向、方式上,都体现了互联网行业巨头玩家对产业资本可能的玩法和方向的思考。

    Facebook则以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业界投资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服务主营业务。无论是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还是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都彰显了小札作为行业里后起之秀强大的决策力和老辣的眼光。此外,早年Facebook对一系列初创公司的并购则更多是以团队和人才收购为目标,典型例子是其前CTO Bret Taylor和现任工程主管Adam Wolff,都是通过并购创业公司得到的顶级人才。

    总体来看,Google和Facebook的投资策略,可以归并为第一代互联网产业投资策略,其主要特征是,由互联网公司主导,但运作方式上仍接近于传统风险投资基金(如Google capital,Google venture)或传统行业的巨头公司(如Facebook围绕主营业务网络社交展开的战略并购,以及围绕行业顶级人才展开的团队收购)。

    腾讯和阿里巴巴近年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投资圈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带来了互联网产业投资的一些全新玩法。

    腾讯自从微信日益壮大之后,围绕其流量分发展开的一系列对垂直领域的投资,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格局,其中包括在出行领域对滴滴的投资,以及进一步推动的滴滴快的、滴滴优步两桩史无前例的合并案,在电子商务领域战略投资京东,在分类信息领域战略投资58同城并推动58与赶集的合并,在团购和生活服务领域投资点评并推动美团点评合并以及持续领投后续融资,在共享单车领域对摩拜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对相应垂直领域格局一锤定音式的投资。通过这些投资,既彰显了腾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影响力,也围绕「用户使用时长黑洞」微信一手搭建起了连接用户的生态体系。

    当然,除了对这些重要的垂直领域的头部玩家的战略投资之外,腾讯还有另外一系列投资颇值得一提,包括在数字音乐领域整合酷狗、酷我和相关版权机构之后组建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招募吴文辉团队以及并购盛大文学组建的阅文集团,以及在搜索领域战略投资搜狗,在汽车金融领域对易鑫的战略投资,都直接推动相关投资对象发展壮大至IPO,也在整合腾讯相关流量资源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行业影响力。除此之外,腾讯真正耗费巨资的当属在其老本行游戏领域的投资,无论是全资收购Riot还是战略入股暴雪,还有斥巨资86亿美元收购supercell,都体现了腾讯在全球范围内游戏行业一哥的地位。

    相比较于上面这些投资,腾讯对特斯拉、Snapchat、中金等行业重要玩家的大笔投资,虽然也在相关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但目前来看可能还主要停留在财务投资的领域,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阿里巴巴和腾讯这种广撒网、喜欢战略入股的方式不太意义,通常出手就谋求全资收购。早在2013年初阿里全资收购虾米音乐的时候,大部分行业观察者都大呼看不懂,调侃说「阿里难道是希望以后用户在逛淘宝的时候顺便听音乐吗」。直到2013年底收购天天动听,2014年收购UC,2015年收购优酷土豆,2016年组建大文娱板块,大家才看明白马云面向DT时代的深远布局。

    腾讯和阿里的产业投资,总体上都是服务于其生态系统建设的集团大战略的。当集团业务的边界已经不再清晰的时候,只有从生态而非业务的角度才能讲清楚其战略逻辑。而腾讯和阿里这种挥舞着巨额支票的产业投资巨头们在这些年间的诸多投资,和主营业务的融合程度之深,对主营业务边界拓展之广,对集团生态系统复杂度的贡献之大,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超出了Google和Facebook更偏传统玩法的产业投资策略,可称为第二代互联网产业投资策略。

    不过,当我们一路观察到滴滴在2015年到2017年的一系列投资之后,会发现在互联网产业投资领域,更为高级的玩法已经出现了。

    根据公开媒体上的资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从2015年起,滴滴陆续投资了美国Lyft、东南亚grab、印度ola、巴西99、欧洲taxify,以及中国国内的ofo、人人车、饿了么和车来了。我们注意到,另一方面,滴滴在财务方面大量出现的两个说法是「新一轮融资规模创记录」和「业务已经接近盈利」。把这两个说法与前面的大量投资结合在一起,我们发现,滴滴在做的一件事情是左手用股份从各大金融资本玩家那里换来巨额的资金,右手转手将这些资金投到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相关创业公司在换乘他们的股份。滴滴没有规模化盈利,所以无法像Google、Facebook、腾讯、阿里那样,通过巨大的自有现金流去展开直接投资或通过杠杆撬动金融资本展开投资,所以就只能以自身股份为杠杆,卖血换来资金展开相关投资了。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问题就很自然的产生了:这些金融资本玩家为什么不直接去投lyft、grab、ola、99、taxify呢?如果他们没有选择自己直接投,为什么资金经过滴滴之后又流向了这些标的呢?

    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理解滴滴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答案就藏在滴滴2017年公布的最新版公司愿景中——成为引领汽车和交通行业改造的世界级科技公司。关键词是「科技」。

    从2015年起,滴滴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前一段时间美国的原创科技媒体the infomation在其最新报道the people who matter at Didichuxing中展示了滴滴CTO张博麾下的一众精兵强将,包括在行业里面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原BAT核心高管章文嵩和俞军,也包括叶杰平、弓峰敏和Henry Liu这些曾任职于美国一流高校的科研翘楚,还包括卜峥、宋世君这些曾经在硅谷顶尖公司担任核心技术管理角色的业界精英。此外,张博旗下还有滴滴的地图以及自动驾驶驾驶研发团队。最新消息是,滴滴美研正在加大力度招兵买马。这些闪闪发光的履历基本上都是最近两年来加入滴滴的高级管理者,其背后,反映的是滴滴对技术的加大力度投资。据相关媒体报道,滴滴7000余人的全球团队中,早已不像很多人以为那样,还是由阿里系赖以起家的线下铁军构成,而是已经优化至超过50%都是技术和数据团队。

    这些针对前沿技术的巨额投资,除了帮助滴滴在2016年与优步的补贴大战中获胜,显然还有更大的历史使命。

    前文提到的面向全球的大量投资背后,一个关键因素正是滴滴储备的相关技术的横向移植。这才是互联网产业投资领域最新玩法的精髓。

    单就出行行业来看,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行业产值足够大,仅在中国国内每年就是数万亿美元量级的盘子,扩展到全球还能再提升一个量级,如果再考虑到无人驾驶等技术的突破带来的行业进一步扩张,五到十年后这个行业成长为每年数十万亿美元量级的盘子也未尝不可能;二是行业技术门槛高,小玩家和大玩家在技术积累方面的差距已经快到了无法通过业务自身的滚动式发展来追赶的程度;三是新技术领域的行业格局相对清晰,除了各大巨头互联网公司和车厂都在探索的无人驾驶方向之外,出行的其他方向的主要领先者滴滴和Uber的市场份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本对出行行业的投资,如果以各自为战分散投到一些早期创业公司里面去,一方面是风险巨大,这些公司必须越过落后于Uber和滴滴的巨大技术鸿沟才有机会成为新的一极,另一方面是出行领域的服务差异化难度极大,以至于在充分的网络效应出现之前,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价格战去赢得规模化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巨额的烧钱在前方等着,这是金融资本玩家所不希望看到的景象。于是,选择投入滴滴这样的行业领先者,再由滴滴们带着这些资金和其自身所积累的技术去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就是很自然的选择了。

    当然,滴滴本身的两项特质也是其对金融资本有独特吸引力的重要砝码:

    一是正如在who matter at Didichuxing那篇报道里所提到的,滴滴的核心业务管理基本上已经逐步由各种投行背景的精英所接管,在公司内部上到柳青和战略与投资部的主管,下到各个主要事业部的AGM,大部分都来自于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全球顶级投行。这些在滴滴内部有更大话语权的人对通过资本与业务的整合实现横向扩展理解起来门槛更低,而运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二是滴滴的股权结构极其分散,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股东。Uber虽然有超过17%的股份,但只有5%左右的投票权;腾讯和阿里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某种程度上在滴滴董事会内构成了一对互相掣肘的冤家,使得滴滴成为了国内少有的兼具BAT股东背景却不被其中任何一家所主导的独立玩家。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本几乎不需要考虑花太多额外精力去说服大股东们,从而可以投入更多精力与管理团队展开合作,推进相关投资项目。

    于是带着千亿美元愿景基金的软银孙正义就这样和滴滴一拍即合,也就有了滴滴对海外一票出行初创公司,乃至Uber的投资,国内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码投资ofo,投资并在滴滴平台内接入人人车等玩法。

    不过,如果仅仅是滴滴一家在和资方合作展开全新的互联网产业投资模式,可能就谈不上「更高级的新玩法」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玩家都在朝这个方向靠拢。

    美团点评产业基金于2017年成立,由美团点评作为基石投资人首次发起设立,投资方向为To B及To C的双向投资,具体包括餐饮、零售、及酒店旅游、休闲娱乐等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正如美团点评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朱拥华所介绍,其投资策略将着重体现在“发现+赋能”两个关键词上。“发现”更多体现了依托美团点评快速成长的平台,产业基金拥有更为优势的优质企业前瞻性;而“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美团点评对优质项目的成长支持。本质上也是通过美团点评积累的资源,特别是技术为更多优质项目赋能,通过技术的横向移植,将公司大量投资技术所带来的外部性变现。

    近期行业内广为传播的头条两起收购和投资案例,包括收购猎豹旗下的news republic以及独立短视频海外创业公司musical.ly,很重要的一个动因也是为了将头条积累的强大的个性化内容推荐能力和基于算法进行精准匹配的流量变现能力应用到更大的业务范围,攫取更为可观的技术变现红利。

    如果我们再将这些投资与阿里2016年起提出的「大中台」战略,以及近年来方兴未艾的SaaS创业领域结合起来看,就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无论是滴滴对全球各地的出行初创公司的投资,还是美团、头条对一些行业里相关创业公司的投资并购,其背后的核心都是将业务里面的通用逻辑和个性化逻辑解耦,将通用逻辑以更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来实现,个性化逻辑尽量留给更灵活的本地运营团队和初创小团队来负责。这个逻辑与阿里的「大中台」战略如出一辙,其本质是在这一轮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中,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演化和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所出现的资源组织方式对技术变迁的适应,抽象的讲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如果说「大中台」战略是巨头公司在体系内的生产关系调整,通过投资驱动技术在业务领域的横向移植是新兴巨头们跨越式发展的创新策略,那么SaaS行业的兴起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数原子化的商业单位在生产流程再造过程中演化出来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资源组织方式。

    这也是我们从滴滴、头条、美团们所正在进行的互联网产业投资活动中所看到的行业发展的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互联网产业投资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qo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