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蒋顾史 beyond-reading
一个朋友来找我,坐在我家沙发上嚎啕大哭,伤心得像个孩子一样。他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朋友有个优秀的女儿,聪明、知礼、多才多艺,他一直引以为傲。最近,这个很乖巧的初中女生,不愿意和父亲说话了。多问几句,女儿就会发火,像敌人一样怒视他,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父女俩形同陌路。
父亲崩溃了,找我哭诉。这不是第一次有孩子的父母在我面前哭鼻子。我短暂的教师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太多这样的家长。
朋友不能理解,那个乖巧的女儿,为什么一夜间就消失了;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女儿突然就不愿意听他的意见,甚至开始厌倦学习(他其实更担心后者)。
看着沙发上哭鼻子的朋友,我突然想到《圣经·旧约》里的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我知道,眼下把“报应”这个词撂给朋友太残酷,但我找不到更加温和的词——“活该”吗。
事实确实如此,朋友跟很多父母一样,亲手把孩子养成了敌人。
一切都是从交流渐少、兴趣班增加开始的。
我认识朋友的女儿时,她还是个4岁半的小女孩,已经开始展示自己学习的天赋,英语、乐器、朗诵、舞蹈、跆拳道、绘画、书法,略一习练,就迅速上手,玩得像模像样。她也理所当然小小年纪加入了多个兴趣班。
我提醒过朋友,给孩子报培训班太早、太多了。有责任心的父母,肯定想着给孩子制定良好的培养计划,但前提是请先给孩子一个相对完整的童年回忆。这么早急着开始所谓的未来训练,要么是家长被培训行业精心营造的焦虑感裹挟了,要么是父母怀里揣着过多的虚荣和控制欲。
当今父母的焦虑,无论是1.0版的还是2.0版的,多始自家长的控制欲。父母从一个假设出发:在孩子的人生路上,精心安排,就会获得一个理想的好成绩。人生的路在这类家长眼里,是线性的,但人的成长,从来都是非线性的,强行控制,容易适得其反。孩子的人生出现反复时,童年能提供弥足珍贵的力量帮助他扛过难关。家长们算计很细,从成绩到才艺,唯独没考虑孩子折损的童年。
我听过几位中国最顶尖的人文学者谈三四十年代出生的学者、他们这一代学者和新一代中青年学者的区别:
上一代学者,民国出生、受教育,国学底子好,会读书、会写文章,有气度、有学识、有涵养;新一代的学者,信息整合处理能力强,有目标、有野心。
他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受了时代的各种考验,他们的优点是什么?老先生说:我们的羊放得好!
——他们是有童年的人,在野地里待过,跟草木虫鱼玩过,对人间充满温情,心中藏着生趣。他们内心充满生机。学术在他们眼中不是冷硬的课题,而是有趣的问题,顺着问题能找到思理的快乐,看他们的文章,有烟火气,没有功利心。
我跟朋友聊“过度教育”会毁掉孩子的童年,他也曾一度认同,设想过按部就班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但只要看到兴趣班门前乌央乌央的家长,他马上就放弃。如此反复之后,他的态度愈加坚决,并很快就跟身边志同道合的家长打成一片,结成同盟。
这是很有趣的一群人。他们带着孩子研习各门武艺,盘算着孩子从此就能一骑绝尘,把那些“不上进”的家长和孩子远远扔开,意气风发,但他们却听不得不同意见,但凡有人说两句过早教育有碍儿童心理发展、容易让孩子失却了对学习的兴趣云云,就有人搬出一整套说辞,用来应对:
最响亮的:你不要阻碍我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最无赖的:你怎么知道孩子在兴趣班学习就是无趣的,我的孩子一定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最功利的:童年不是用来消耗的,是用来训练的,只有提前、科学的训练才能让孩子离名校更近。
最无耻的:你这种劝我们不要过早给孩子教育的所谓好心人,其实是在耽误我们孩子的前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你的那套说辞怎么就一定适用我家孩子。
我揣摩过这些家长们的心态,对一个提醒他们给自己的孩子松口气的外人,憋出这么粗一口怨气,除了庸常的恶意,他们到底是内心恐惧,还是自我感觉太好。
我曾经就是这帮家长眼中“无耻的人”,因为他们已然习惯这种“焦虑逻辑”,这时候有人大喊:你们光着腚瞎着急啥呢!请给你们的亲生孩子一点童年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成长。他们就会受不了,视之为瞎哔哔。
这样的瞎哔哔会让他们心安理得的“焦虑”显得有些可笑和可怜。或许他们内心也明白这样对孩子会略有不宜,但为了某个更远大的目标,一定要承担这种牺牲。
每次有人表示对他们的孩子成长的忧虑时,都有家长骄傲地宣告别家孩子做不到,不等于自己孩子做不到,他们的表情很真诚,这种心态临床观察叫作自恋。
但争论无用,当好心被当成恶心时:
1.不要跟外行论短长;
2.不要跟一帮焦虑的父母亲较真。
你只需要尽量诚恳地解释,然后把孩子交给时间,把问题交给沙发。
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耐心地为他们扫盲: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只要你家的孩子还是人类,基本的教育原则总是适用的。不承认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教育智慧的人,是缺乏常识。世界上没那么多特立独行的天才,先把孩子教育成正常人,再期待他们更加出色。
没有人会去阻止这些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快速成功,没人会从阻碍孩子速成中获利,但恶意的揣测从来不缺少。教育是慢的艺术,没跑过马拉松的人很难理解成长的真谛,给孩子一点童年的记忆,让他们有空和父母一起散步,一起聊天,不妨碍他们进入小学投入到残酷的搏杀中去。
孩子要的不是完美人生,是正常的父母,和尽可能多一点的童年。
十年前我就有这样的判断:这一代孩子长到中学时,最可怕的问题是厌学,以及和家长疏离与敌对。
近几年来,我做了近百场演讲,辗转各地,听到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家长们慨叹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为什么孩子突然就变得厌弃学习,跟家人疏离了。
厌学和冷漠是这一代人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合谋造成这个现状。
这些案例我的朋友和他身边那帮家长都不愿意信,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概率之外的存在。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了解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帮他们绕开这些障碍,比如:
小学阶段,别让孩子无话可说
小学生有个敏感成长期:8岁到10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具体运思期”,开始有初步的逻辑和批判思考能力,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候的孩子,希望和朋友交流,更希望和家长交流,他们正在学着了解朋友,也曾想过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父母。尴尬也在这是产生,当他们想开始一段和父母的对话时,父母最愿意提问的是今天的作业和明天的考试,而跟他们接触最多的,还是培训机构的老师。
略有不同的是,他们的孩子可能真的已经能领略学习的美好了,他们成绩傲人,气势骄人,这种孩子的人生只有在不断地考试中才能获得满足。只有在各种比较中才能遮盖自己虚无的自信。
可一旦让他们自由选择,在游乐场、动物园和培训班之间,他们用屁股都能选出答案。人是追求快乐的,这是人性。幻想自己的小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能领略学习的快乐,是反人性。只要把孩子带到游乐场,人性的光彩就从黑暗里突破出来了。
我曾多次在演讲中有些恼火地问家长:你们和自己亲生的孩子,在饭桌上除了聊学习和成绩,还有更多的话题吗?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话去哪里了?当孩子想了解父母时,父母给他们机会了吗?
事实上,从进培训班那天开始,大部分的家长就开始逐渐丧失跟孩子情感交流的能力,他们躲避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机会,减少跟孩子聊天的时间,然后妄想孩子会天才地、不顾一切地爱上学习,在培训班里培植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和父母亲面对面坐着,一张嘴发现对话如此之难,抬头看,觉得父母在盯着他们。他们会慢慢闭嘴,不再那么喜欢和父母说话。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帮孩子什么,我希望至少可以减少这种伤害!
神奇的初二现象
我当班主任后,办公室同事是这个城市里第一批特级教师。他们用多半生的时间,把书上的理论变成教育的智慧。我是这时知道“初二现象”这个说法的。
办公室里一位老太太,当了一辈子初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告诉我:初二是孩子整个中学阶段的分水岭。
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这时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开始减弱,会尝试挣脱父母的控制。见鬼的事情是,在中国,这个时期是孩子积极准备中考,为一所重点高中冲刺的起点,课业负担正在加码,父母正在变得更加焦虑。
按照小学阶段的发展,孩子们大概从10岁左右就开始慢慢闭嘴了。他们和父母缺乏共同的故事,情感交流越来越少。等到初二来临,父母VS想要摆脱依赖的孩子时,孩子心中藏着的“敌人”开始露头了。
我问这位老太太,初二现象有解吗?
当然有,很简单。
给孩子童年。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空就陪他在一起玩耍,一起去野外,而不是父母亲守在教室外面,变态地希图教室里的孩子突然就领略了学习的乐趣。让亲子间有过“在一起的曾经”,这种情感记忆能缓解这个时期孩子心中生出的“莫名其妙的戾气”。
给孩子了解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有时间理解自己的父母——知子莫若父,但未必知父莫若子。父母要给孩子一点时间和更多交流,让他们理解父母。
越严格越爱。教育学者张文质在他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中说,亲子之间应该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对孩子严苛地要求,但一定要确保孩子在领受严格要求时,能体会到父母的爱,两者之间要守恒,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在某个时刻突然产生“行货”感,觉得自己只是父母手中的某种工具。
我这位朋友其实也动摇过,他跟很多家长一样,曾经渴望过西式的教育,但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和类似“美国虎妈”蔡美儿之流的育儿经说服了。他们不应该被指责,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思考孩子内心的成长,只是用自己的焦虑和自恋推着孩子前进。
什么是纯正的西式教育?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给过我们一个说法:世上最棒的SAT辅导课程就是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为他们进行睡前朗读。——给童年的孩子讲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美好的教育方法,想象力、好奇心,还有最珍贵的亲子情感交流都在这里了。
只是,焦虑仍然在蔓延着,从东方到西方,即使在美国,这种美好的传统也在慢慢消失,功利和焦虑的家长劫掠孩子的童年,孩子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日益减少。越稀缺越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大声呼喊童年的价值所在。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最后写道:“那些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
其实,缺乏童年,分数泛滥的恶果早都有了,哈佛大学一位从业30多年的招生人员说,现在的孩子“就像是终身训练营里茫然的幸存者”,无论对美国常春藤“优秀的绵羊”还是中国北大清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描述都如此准确。
这位招生老师最痛苦的是,今天的教育在追求越来越提前的训练和越来越高的分数时,“家庭生活的根基都遭到了破坏”。家庭和分数之间,成了一场零和博弈。
讲完这些,我告诉坐在沙发上无奈落泪的朋友:你大概知道你女儿为什么不愿意搭理你了吧?她一定尝试过跟你交流,是你自己闭上嘴的。
然后,我问他:你到底想要一个内心健康的女儿,还是一个训练有素、能考高分的敌人。
我没让他回答,因为他在哭完之后,还是给不出答案,我告诉他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孟格尔告诫所有“直升机父母”的话:当你们“窃取了孩子的童年”,你们有一天可能会成为这些孩子集体诉讼的对象——公堂上的敌人。
我家的沙发不怎么舒服,朋友歪在里面发愣。下周,还有另一个朋友要来哭鼻子。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