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第一位的和最显著的效果表现在一个人思考他是怎样一个人,开始深究这样一个问题,即在我身上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不能引导一个人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最巧妙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是徒劳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第578-579页。
反思和策划。
一
今天,听管建刚老师的写事作文系列课程第二讲,敏感力。
所谓敏感力,我的理解是心理描写的呈现能力。
关于作文,我们普通一线教师费劲口舌讲要学生多观察,而实际上观察对于写作意义不大。
如同管老师所说,我们写一个人不是写他的外貌而是我们对这个人的印象。
因此,我想我们所需要的大概是省察,而非观察。写作一般是事后而为,通过心理上回望事或人的状态,不就是深化了也清晰了“印象”吗?整个过程的立体化再现,恰恰是敏感力发挥的空间。
常规教育和写作有相通之处,它们大概都是从模糊到清晰,从浑然到敏感,从部分到整体的再认知过程。缺乏反思,对照,策划,任何技术和窍门,都是花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