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言旧书者,乃古典,已翻阅,或丢弃、陈旧、批注也。
我喜欢旧的书,和小时候常常在旧书摊看书有关。那时书摊上的都是旧书,上面有泥土的,有水印的,有缺角的,有丢失部分的。而我常常羡慕那卖书的老爷爷拿着一本古老的书在那认真看着,脸上时而微笑,时而皱眉,但更多的是开心。一开心他就用那古老的酒壶喝上一口,那酒壶中不知是水还是酒,然后摸一摸那沾湿的白花的小胡子,满脸喜气又低着头看其书来。这种姿态和心态使得我至今难以忘怀。
等我知道“汉书下酒”这风雅的典故的时候,回忆那时那买书老爷爷也一定是那样。我曾记得那是看到这个典故的时候,赶紧的闻闻书的味道,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味道。我想他们喝酒的时候,一定会将酒不小心撒上一两滴在书上,后人再读到那本书时一定能闻到落在书上的酒香。其实,再到后来我知道了不仅仅像苏舜钦那样的诗人会将风雅和酒香留在书上,旧书还有着很多故事。“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然。而这句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出处《浣溪沙》,纳兰公子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美好的往事,今时的感伤,历历在目。因此,我对于旧书是越发的感兴趣。
我常常去旧书市场掏书。而往往是花了几个小时只看中几本,有时空手而归。“这不能按照书价买”是老板们常说一句话,他们常常是一口气报出了价,而我也是一口价的付款了。而对于那些书,我往往对于书中的知识过滤一遍之后,对于那上面的批注,上面读者的感悟心得也是非常痴迷。有的写得很多却难以言尽,有的一语中矢,有的则是谦虚地说一些自己的话,有的则是高谈阔论;有的字写的非常秀丽,有的狂草,有的字写的像个孩子,有的则写得很是难看。我也常常在自己买回来的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可是往往读第二遍第三遍时,总是觉得自己写得太过于浅薄幼稚,所以往往如此则形成了记笔记的习惯。那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因为虽是自己的书,也有借给别人的时候,但笔记是不会的,是不是幼稚可笑的见解只有自己知道。我看的书太少,知识面太窄,直到我再次接触到《红楼梦》 时,老师讲红楼梦有很多的版本,也有很多批注,还说这批注先例的差不多从明代大文学家金圣叹开始的。《红楼梦》我实在看不懂,自己看完了一遍,终究不知道还有秦可卿这样重要的人物。直到后来慢慢地接触到《脂砚斋评红楼梦》,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以及很多关于红学的书籍,才慢慢知道点原来作者是那样的才学,身世,是那样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感情并不定都是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而是作者与读者感情的共鸣,思想的契合,有着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脂砚斋在红楼梦中有这样的评语:“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足以表达所有的语言和感情。
我常宅于图书馆,喜欢看各样的书籍。从哪些借阅的书本可读出很多的故事。仿佛在我看完一本书之余又看了一本书,那仿佛犹如那《红楼梦》的探佚,考证一般。夹在书中的书签,上面写的秘密小字;那一角折叠是不是有着怎样的暗示,在暗示着某个人指示着什么;那书籍上的油印,该是读者在看书时留下来的,是书的情节太吸引了了她,还是他在吃着东西的时候用这本书来消遣呢?有些书记载着好多人的批注,像是BBS一样的一代一代人在那话语,且不论辈分,年龄,时间,知识程度的限制,彼此交流,彼此说着自己的想法。
而最近我却和自己的一本理论力学参考书较上了劲。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太过于平庸且懒惰,于是在旧书店购得一本旧的力学参考书。这本书很是年久,因为上面有着历届学长学姐留下的足迹。即是参考书就不是那么认真,仅是参考而已。可是此书经过历届的修改和修订后,传到我的手上,已是一善本、完本。我颇有着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喜悦和得意。每次我都是靠着这本秘籍度过老师那双火眼金睛,因为老师终生授业力学,对于哪本参考书上有哪个错误都洞察甚微。犹记一次因为抄写得细心,获得老师赐得“认真”二字,想来应该是高兴才对,可始终有种“小人长戚戚”的感觉。我没有写出五种茴香豆的“茴”字能力,自然也是知道“偷”与“窃”是一样的。于是我再也不觉得那本书对于我是有着怎样的好处,我开始不服气的想要来找这本书上的错误,可是由于学识浅薄,终究是实在找不出什么错误,每每于此便想推脱自己职责,说是此书经过历代修缮已经完善,成为完数。即是完数我便更加放心的抄了,可问题出来了。有一天老师找到我的错误——每个矢量力没有矢量符号。一开始我认真地做了自我良心上的检讨,可后来又认真看了一下那本书,便意外发现那本完书之上果真是没有作矢量符号。欣喜之余感觉老师的厉害,有感于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
我手中持有一本英语词汇书本,只见那书的前几章是满满的阅览、观看之痕迹,只是那后面便是没了踪迹,十分干净完好。可见所用者首发之力非同凡响,只是强弩之末未能穿缟。可见毅力不坚,不能至始至终。每每我读书有松懈之意,,当以此为警戒。又持有一本真题小册,上面字迹隽秀,句句作记,断断标注。叹所阅者治学之严谨,不禁细细拜读,视为学之楷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何独王国维能由小词中读出大境界?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为何毛泽东能运用于革命理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爱读旧书,古书,读的是借鉴,是学习,是继承,是沉淀,是精华,是寂静,是阅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