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拔下属时的两种话术
- 小张,干得不错,以后你就是公司的副总了,但我希望你注意啊,你这个人在什么什么地方不足,你要刻意地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要不会影响你的发展。
- 小张,干得不错,我知道当副总对你来说是个挑战,但我要提醒你,尽全力继续发挥某某方面的优势。
如果一个人必须完成所有事情的话,鼓励他补短板,当然没问题,因为他的短板就是他发展的天花板。
但你需要的是他想办法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但并不是让他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对吗?
前一种是个人思维,后一种是团队思维。团队思维意味着你可以借力。
如果按团队思维去做工作的话,我们应该专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弥补自己的短板,因为前者更高效。”
再退一步,如果他是一棵小树苗,发挥优势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壤里成长,弥补短板则好像在贫瘠的土壤里成长。你想培养他,让他发展,那当然要选择肥沃的土壤了。
2、什么是一个好的任命?
我觉得一个好的任命不光包括“给予鼓励”“确定责任与挑战”,还应该包括更重要的一项东西:明确发展方向。
正确的发展方向绝不是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恰恰相反,它应该是一个窄化的过程,是提升你在一个组织内所创造的价值的过程。
怎么样创造你最大的价值呢?就是提高你优势的利用效率。
我接触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成长的过程,除了之前我们说过的提升掌控之外,另外一个就是他们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定位,只在自己能够发挥最大价值的地方去额外地进行投入。
如果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策略性思维,只在自己有把握的战场去打仗。所以我会看到那些做得越来越好的企业家,他们其实是在一个放弃的过程,不断地放开那些不能发挥他们长处的工作,而专注在能发挥他们优势的地方。
对于每个人的人生体验来讲,最重要的三个点是高峰低谷和转折点,所以任命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它天然有仪式感,能调动起人的情绪,所以管理者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引导下属想清楚自己如何发展。
3、如何做好任命?
第一件,不要把任命当成一次谈话那么简单,而是把它当成一个持续的过程。
为什么?认识到自己该如何工作,这本来就需要试错,需要反复。
第二件事,管理者要时刻意识到“37原则”。
扬长避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工作起来马上就会忘掉。你至少要保证60%~70%的时间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工作,否则的话你在浪费自己的天赋,而且你不会做得很成功。这个就是“37原则”,它能够保证一个人在工作上用对了自己。
第三件事,管理者要帮助下属在弱点上打造支持系统。
在任命的同时,帮助下属刻意地去寻找和建立一套支持系统。帮助下属在新的职责上成功是你的责任,支持系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这个支持系统的目的,并不是促进他改正弱点,而是管理弱点,用最小的成本不让它造成伤害。这样,被任命的人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发挥天赋工作。他才能为组织创造最大的价值,也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你要组织他和新团队搞一次座谈。
可以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重点是让团队和新的管理者互相了解,发现彼此支持的方式。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团队更好地合作。
image.png<<<《得到-衡量·团队管理20讲》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