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2,潇潇荷

「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2,潇潇荷

作者: 潇潇荷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7:08 被阅读0次

拆页三

选自《第2章 你还能变聪明吗?》P33

信念如何塑造成就

对自身优劣势的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制定的目标。如果我相信自己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得不错,那么下决心成为一名工程师便是有道理的。如果我相信自己四肢不协调、动作缓慢,那么试图加入大学运动队可能就不太说得通。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影响着我们对事物可能性的认知—甚至还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成就。

有趣的是,这不仅仅在于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拥有某种能力,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获得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认为某种智力(或个性、体魄)是既定的还是可塑的?一个人是固定在某种聪明程度上,还是能变得更聪明?心理学家把这些信念称作“间接理论”—也就是关于智力(或个性、道德观以及其他特征和品质)的个人信念。

什么使人聪明?如果你相信聪明度是天生的、遗传的,或是在幼年发育形成的,但成人后就差不多不变了,那么你是一个关于智力的“实体论”者。智力的“实体论”简单地说就是相信一个人的智力空间有限,没什么方式可以改变它(换言之,智力是个不变的实体)你或者聪明,或者不聪明。

反之,如果你相信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时间从经验和学习中得来,并且投入便能获得更多的话,你是个“渐进论”者。智力的“渐进论”是相信聪明度为可塑质量的理论——人们在任何人生时期都能变得更聪明。

毫不奇怪,实体论者会特别为证实自己的智力而做决定、选目标。通常他们都会避免太有挑战性的目标而选择安全选项。关于这点我可以根据切身经验发言—我直到读研究生以前一直是个顽固的实体论者。像很多人一样,我相信一个人在某些学科上很拿手是基因所致。也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相信如果你需要在一件事上特别努力则说明你并不擅长此事,心理学家称之为“逆努力规则”——勤能补拙嘛。因此我曾经只会选择对我来说容易的课程——使我看上去并自我感觉聪明。

渐进论者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你相信自己的能力——任何能力——是可以增长和发展的,你便不会把注意力过多集中于证明自己聪明上,反而会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智力。挑战并不可怕——它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犯错误不代表你笨,而是提供了更多帮助你学习的信息。我常常对我母亲成年后学会的诸多技能感到惊叹——那都是她小时候没有学过或没有被正规训练过的技能。我的母亲自学炭笔素描会缝制图案复杂而精致的被面,自己设计并制作服饰,还是个园艺大师。她自己给家具整修表面。她在自家外围建了一圈岩墙——用的都自己从房围中挖出的岩石。

「I,重述知识」(必选)

什么是实体论者?什么是渐进论者?两者在选择目标时有什么差异?

我觉得作者对于实体论者和渐进论者的描述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变形。

实体论者是相信人的聪明程度是天生的,一个人的智商、智力水平到了成年之后就不会再成长了。

而渐进论者则相信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可以通过从经验中和学习中得来的,如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练习越多,那么一个人便能够成长的更多。

在选择目标时,实体论者会倾向于选择避免太有挑战性,自己可能会失败的目标,例如:如果一个人擅长演讲,他可能会选择需要在公众场合讲话的目标。

而渐进论者由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得到增长和发展的,倾向于选择能锻炼和培养自己能力的目标,他们把挑战当作获得新技能的机会。

「A1,激活经验」(必选)

1)搜索你身边的实体论者和渐进论者,请用实例佐证。

实体论者:我的一个侄女今年在上大二,她的英语成绩极其差,几乎上没有考过及格分;数学就特别好。她就认定自己不是学英语的那块料,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数学,对英语置之不理,碰都不想碰。

渐进论者:我的同学从今天6月份才开始跑步,她坚信自己的跑步成绩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得到提升。从刚开始的三公里开始一点点往上加,到了八月份就开始做十公里的拉练,十月份跑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

2)请描述你自己的一次实体论者经历,和一次渐进论者经历。然后请思考,你大多数时候属于哪一种?在什么时候会出现实体论者的选择?

实体论者:今天下午在和一位三级拆书家聊天的时候,我提了个小建议说:我想在我们的大群里分享目标制定的内容。小伙伴说:我们那个群是沟通力主题的,如果分享别的内容就和沟通力主题不一致了,你要不来挑战一下?

虽然我也有过沟通力分享的经历,但是我心里有点发怵:我觉得自己是个不擅长沟通的人,沟通力这个主题驾驭不了。

渐进论者经历:我刚结束了为期110天的练字营,有很多人都说都成年人了,我们的字已经定型,就算去练字也没用。但是我坚信,在练字这件事情上,只要你付出,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且付诸相应的行动那么一定会有收获的。果然拿现在的字迹和三个多月前相对比,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我觉得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属于实体论者,例如对别人的一些刻板印象,虽然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改正要改正,但现在还是做不到;对于一些需要和陌生人交流的场合,我也会逃避;对一些没做过的任务,我会用“我没做过,效率不高,还是交给合适的人来做吧”这样的借口来逃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成功,动机与目标》No.2,潇潇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sf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