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是温暖的归处:看文学大师笔下的父亲与母亲

家是温暖的归处:看文学大师笔下的父亲与母亲

作者: 萌橦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8-08 06:46 被阅读0次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这本书,分为父亲篇和母亲篇上下两辑,分别选取了16位文学名家的36篇作品,如汪曾祺、丰子恺、沈从文、矛盾、孙犁等。在大师的笔下,父亲与母亲,亲情与柔情,那些人间最温暖最治愈的感情,读来总是让人落泪。

这本书的名字也让我想起我的父母。记得小时候,每次快到吃晚饭时,妈妈都会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一旦看到爸爸回来,就马上开始摆碗筷,招呼我过来吃饭。有时候我说我饿了,能不能先吃饭?妈妈都会说,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吧。但有时出于恶作剧,或是真的很饿,就会吵着要吃饭。妈妈无奈,只好让我先吃。

后来偶尔有一次,爸爸和我说起这件事,他告诉我,知道家里永远有一盏灯在亮着,永远有人在等着,每天都知道有人在等他回家,心里踏实而又温暖。

小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呢?明明饭已经做好了,为什么不能马上吃呢?但如今我也成家后,就发现那样的等待,其实是在等一个归处,一个慰藉。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万家灯火,一盏归处》一样。

在丰子恺的笔下,父亲是清朝光绪年间最后一科的举人。前半生辛苦读书,虽然祖母看在心里着实心疼,但看不到父亲取得功名,却总是不能安心离去。

到了祖母弥留之际,父亲终于在第四次科举时考中了举人,祖母强撑着起来为他庆祝,最后安心闭眼离去。

可世事无常,年方36的父亲中举后,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只靠教书获得微薄的收入,仅仅6年后就病逝了。反观他中举后的生活,用丰子恺的话说,“他的生活实在很寂寥。每天除授徒外,只是饮酒看书吸ya片。”

年方壮年时撒手人寰,家庭的重担自然都落到了母亲身上。

在丰子恺的笔下,母亲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常常坐在老屋西北角的八仙椅子上。在他看来,这个位置母亲坐起来特别不舒服,但小时候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是这样坐着。

后来渐渐长大,他才明白,“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净不清净了。”

父亲去世那年,丰子恺才9岁,还有5个兄弟姐妹,全靠母亲每天坐在八仙椅子上运筹帷幄,操持家里大事小情。

家里的几亩薄地,还有一间染坊店,以及大大小小的事情,全由母亲一人操持。坐在那张椅子上,工人可以来里面和母亲谈谈家事;店里的伙计们,可以在外面坐着和母亲谈谈店事;父亲的朋友、亲戚来了,母亲也方便交流和应酬。每当放学时,丰子恺回到家都会到母亲的椅子边要几个铜板或零食。

丰子恺讲到,有时候这几群人会同时来找母亲,使母亲应接不暇。但在他的眼中,“母亲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

小时候的丰子恺,以为母亲天生就是坐在八仙椅上,与四面八方的人交涉应对。

当他33岁时,母亲病逝,家里老屋西北角的八仙椅上,再也没了母亲的身影。每每看到八仙椅,他都会想起母亲曾经的面容、眼神、还有说话的语气。

就像每一件老物一样,那不仅承载了很多看不见的工作,更是承载了人的记忆,还有记忆中的画面。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这本书,读来亲切感人,在这些文学名家的笔下,我们不仅看到人间最真挚的亲情与温暖,也想到了余生很短,应趁好时节,多多陪伴父母。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相关文章

  • 家是温暖的归处:看文学大师笔下的父亲与母亲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这本书,分为父亲篇和母亲篇上下两辑,分别选取了16位文学名家的36篇作品,如汪曾祺、丰子恺、...

  • 家,是温暖的归处

    妹妹亲手写的春联,漂亮,选的好,写的更好。开门关门,见字如面,时时相伴的感觉。 贴好春联,赶回老家过年去喽! 好久...

  •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父母是作家笔下的情感原乡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父母是作家笔下的情感原乡 读汪曾褀大师《我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后,被汪父成功圈粉了。...

  • 电影大师笔下的文学大师

    文/文小妖 至今,依然记得周有光先生在《拾贝集》中有一篇《老舍之死》,文章写道,“北京中华世纪坛,一年一个台阶上,...

  • 小时候, 家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家是父亲厚重的背影。 长大了, 家是母亲续续的唠叨, 家是父亲满满的酒杯, 家是妻...

  • 留白见心

    我常跑去看大师作画,无关风月,因为大师笔下另有天地。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大师笔下常见一段空心留白,与那...

  • 母亲节:来看看文学大师们笔下的母亲

    胡适选自《我的母亲》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

  • 家是归处

    上周回了一趟老家。 回去的那日正好是七夕节,母亲接到电话得知我要回家的消息,特别吃惊地问:“台风来临,一直下着雨,...

  • 家,是大海与星辰的归处

    每个儿童都有把最珍贵的东西给父亲和母亲的意愿,反之亦然。 新单位、新岗位、新学期,学校又是新改扩建,一切都是那么的...

  • 小时候 家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父亲宽厚的肩膀 我在那嘻嘻闹闹 长大后 家是母亲无尽的唠叨 父亲严厉的教导 我在那编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是温暖的归处:看文学大师笔下的父亲与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tw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