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秦朝

作者: 小路的路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13:57 被阅读0次

    秦朝完成了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创举。

    统一之后推行的很多措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就这么一个充满成就感的王朝,却仅仅维持了十五年时间就灭亡。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公元前207年子婴向刘邦投降,连头带尾十五年时间。

    不可谓不短命!

    既然如此有成就,它为什么这么短暂呢?

    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当然离不开商鞅变法,但商鞅变法是一把双刃剑。

    在战乱年代,秦国谋求统一的过程中,商鞅变法发挥的是它利的一面。而当天下统一,需要进行全面社会建设时,商鞅变法发挥的是它弊。这是秦朝在维持了短暂的统治之后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

    围绕商鞅变法,分三个层面来分析秦朝失败的原因。

    首先在经济形态上,经济形式过于单一,支撑不起帝国的全面发展。商鞅变法把整个秦国变成小农经济,只要农民做两件事:种地、打仗,全面打击工商业。

    比如《商君书?垦令》设计了二十条鼓励农民垦荒的方案,其中有七条是主张打击工商业的,比如禁止私自买卖粮食,禁止奢侈品,取缔私营旅店,提高酒肉价格,提高关税和交易税,加重商人的人头税和劳役。

    这在战争年代有一定效果,但结束战争之后,商业的繁荣事实上是无法阻挡的。不要说战国时代的关东地区,即便是在春秋时期,商业也已经很发达了。

    最典型的是管仲治理下的齐国,实施零关税,为客商准备旅馆,并在旅馆内放开娱乐政策。

    在秦朝统一之后,单纯的小农经济事实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的,商品的流通是必须的。

    当然不是秦朝不允许做生意,而是说偏重小农的经济思维模式,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比较僵化。

    其次是打击学术思想。

    商鞅变法是把秦国整个国家变成一个战争机器,确保一台战争机器良好地运转,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专制。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要服从统一的号令,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感到麻木,没有思想,不怕死,是有利于国家统治的。

    著名的“焚书坑儒”,就发生在秦国,在李斯的建议下。

    第三过分重法治,对老百姓缺乏仁爱。

    无论战国时期的秦国,还是统一以后的秦朝,都很讲法治,这一点本身没有错。

    秦国的统治者把法治推到极端,变得毫无人情,任何一个社会治理,都是复杂的,法治很重要,但光有法治似乎也不行。

    比如: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大意是说,我们秦国的法令,是让百姓有功受赏,有罪受罚。现在如果开放五苑的蔬菜瓜果,却是不论有功无功都要让百姓受到赏赐。不论有功无功都让百姓受赏,这是乱象,不如不救。

    这样的统治策略结果是秦国再强大,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被秦国统治,长平之战上党郡的老百姓为什么投靠赵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样的政策的主导下,即便是秦国本土的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太和谐,民意基础可想而知,是不深厚的。

    总结一下,秦朝之所以失败有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经济结构上过于单一,尤其是在统一以后没有及时调整,没有把战时经济调整到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轨道上来。

    第二,打击思想学术,表面上看舆论上一下子安静了,没有那么多反对声音,方便了统治,事实上导致人才匮乏,统治难以持续。

    第三,单纯强调法的意义,对老百姓缺少仁爱。

    这些失败的教训,在汉朝统治建立以后,都得到了改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命的秦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ap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