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的心中有了丘壑,就会侃侃而谈,如沐春风,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没有盛气凌人的气场,没有剑拔弩张的攻势,就单单是这个人开口说话,就会让人觉得很舒服,愿意听他的论述,如果一个人从头至尾都能保持一个温文尔雅的形象,那一定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我喜欢《奇葩说》,喜欢将论点回味看,第一遍看会热血沸腾,第二遍看会意犹未尽,第三遍看会恍然大悟,如果说第一遍看得是正反方争论的氛围,那么第二遍看得是拆题破题的逻辑思维,第三遍则是回归到现实生活的考量。《奇葩说》第七季薛兆丰教授阐述了一个红豆和绿豆的案例,来阐述我们自以为是的唯一性,他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们终其一生都不会见面。世界上有70亿人,想象一下有70亿颗绿豆,有两颗红豆它们是一生中彼此的唯一,把它们放进去搅啊搅啊,它们会碰上吗,在短暂的一生他们不会碰上。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我们身边看上去觉得差不多时间到了挑选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觉得有点丧,越回味却觉得越深刻,我们被自以为是的唯一性编排了真爱无疑的桥段,或者说我们据理力争想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其实都是自欺欺人欲盖弥彰。虽然我还没对象,但是我最近看到了一篇关于找对象的文章,我觉得还蛮有趣的,这篇文章大概凝练出了4个中心点,一是扩大样本量,适当保持潜在对象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二是37%最优停止理论;三是味觉残余峰值有多低;四是判断。这四个中心点呢,其实就是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概括为:你要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来勾画自己框架,而比如相亲对象有10个人,那么那个他的最大概率发生在拒绝四个对象之后,切莫相信称心如意的人在后面,而你与这个人接触之后,要看情绪最低点、价值纷争点等的处置方式方法,毕竟在过日子这个层面上当事人都无可遁形,然后综合体验感去做价值判断。我其实最感兴趣的是37%最优停止理论,还专门特地百度搜了一下,觉得这套理论论证的还蛮新奇的,也希望把它分享给有用的人。前两天看了刘擎教授在《得到》APP上的演讲视频,讲述的是平凡生命的非凡意义,人作为经济运作的载体,是需要赚钱,因为钱是一般等价物,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换算成钱,我们需要用钱解决温饱,运作生活,那么究竟要赚多少钱才能满足生活呢?其实税基调整到每月5000元之后,我们的纳税人从一亿二千万减少到六千五百一十二万,这意味着在8.9亿的劳动人口中纳税人出于最上层的百分之七,而衡量一个国家通常按照五等分,前百分之二十就是富人,而交税人所占比的百分之七,就是富人中的前三分之一。听到这个数据我起初是不可置信的,我们习惯用薪资对标房价,对标生活质量,在信息化载体的大运转下,我们从朋友圈、抖音、公众号等媒体断章取义所接收到的,都是别人生活望尘莫及,人们总是容易对上叹息,却忘了满足,我们忘却了那些教育资源匮乏的人,我们忘却了那么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处境,忘却了外强中干的体面背后的不可推敲,而一个人如果一直前行,他可能会走很长的路,但是没有看过路边的景,没有心停靠的栖息地,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思想,我们需要去感受生活,任何一个固有的生活圈,长此以往的工作,加上时间的持久性,这种单一和重复,人都会误以为是牢笼、枷锁,而这种错觉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自我认同的价值感弱化了,生活和工作的支点就是自我认同感的把控,因为人无论做出怎么样的选择,都会对自己没走的那条路赋予太多的理想化,其实我们应该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个花园,在现实生活不尽人意的时候,在花园中有一席之地,我们宣泄、我们排忧、我们抚慰、然后再出发,而出发就是相信希望。我们追求快乐,是因为快乐稀缺,而如果每天都快乐,那么快乐感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而短暂的快乐更可以助力坚守我们的长期主义,毕竟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获得自我内心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