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破了短期获得行动力的方法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长期获得行动力。
要想获得长期的行动力,我们需要记住武林江湖的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时间管理的江湖里,“快”和“早”就是你获得长期行动力的利器。
快指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早指的是能【提前】就提前。
效率和提前是一个整体,效率会带来提前,提前也会带来效率,从而形成正循环。
这个原则虽然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只要具体落实,就能产生显著效果。
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案例。
(一)提前思考
在正式工作之前,你就应该先发制人,提前思考,未雨绸缪。
例如你可以提前预料障碍和困难,想到相应的对策。
比如在昨天课堂的案例中,同事叫小任去会议室讨论给客户的方案时,他说 :
小任:我想,我们现在的提案还没和客户沟通过,没有充分了解过客户的想法,有被否决的风险。
小任:老朱说他明天会再次拜访那个客户。如果先让老朱去了解下客户对这些提案的想法,我们在确定具体提案时就更有针对性了。
小任:所以我们可以把初步方案中的思路提取出来,再将一些关键的点整理成一个问题清单,让老朱明天和客户碰一下。
可以发现,因为有了【提前】思考,小任就避免了提案被否决重做而耽误的时间,其实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效率】。
另外,小任在完成上午工作后的零碎时间,又继续思考:
老朱带回的反馈有哪几种可能?
这几种结果发生后,分别需要对方案做怎样的调整?
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万一发生了,如何应对?现在可以提前准备吗?
有了这些【提前】思考,又便于小任在未来制作方案时提高【效率】。
(二)提高效率
工作中,可以不断改进,提高效率的方向是无限的。
就拿打印文件来说,上个月我有份文档需要打印50份,每份文件3页,并且需要修改每一份文件的标题序号。
最初
复制文档>>打开文档更改标题(加序号)>>打印>>等待打印>>走几步路拿回打印的文件>>装订>>(继续下一份文档……)
打印了两份后,我就觉得这样做效率不高。
接下来,我开始尝试提升效率。
改进
1.通过百度寻找解决方法,例如搜索“如何批量重命名word文档标题”,最后找到了合适的答案。
2.不再使用复制文档并改文件名的方式,而是把50份文档都制作在同一个Word内,也就是150页。
3.使用Word自带的功能批量重命名文档内的50个标题,并且实现了每个标题序号递增。
4.连续打印150页改好标题的文档再去装订。
这样一来,我的效率直接提高了数倍。
接下来的装订和整理工作,我也用了同样的思维去提高效率。
比如说装订步骤,刚开始是先分好页,然后再装订,感觉速度较慢。
因为3张纸比较薄,装订并不需要太用力,我就换了一个更小巧的,手掌大的订书机。
持续获得执行力(2)这样我就可以把订书机拿在手上,一边分页一边装订,装订效率又提高了两成。
其实还有更多细节,不过这里我主要是为了强调:
在生活和工作中,虽然很多人已经认为自己把事情做得非常熟练了,但可以继续提高效率的地方,仍然是无穷无尽的。
最后,当你将【效率】和【提前】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产生奇妙的正循环效应。
(三)“快+早”形成的正循环效应
当你秉持着“早”和“快”的原则来推进工作的时候,工作本身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自然发展——做事进展会越来越快、做事的成果也会越来越丰富。
这是因为,提升了做事效率之后,我们就更容易把握到做事的关键。
以工作为例,提高工作效率,就更容易感知到,手上的工作应该把握哪些关键人物、和谁保持沟通、和谁确认需求、遇到问题应该向谁求助、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方法等【关键节点】。
另外,“快+早”还能让我们面对意外的时候也更有抵抗力。因为时间充裕,我们可以没有压力地完成额外的任务,或解决突发事件。
只要坚持下去,这种“快+早”形成的良性循环,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持续获得执行力(2)因为,“感受”和“自我”能够在这种正循环中,长期相互激励,不断上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