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因本人不懂股票,奈何朋友一再书求帮忙助他一臂之力,因而参考《新浪财经》撰写此文,仅供参考,莫要模仿,如有模仿,损失自负,在此声明,非本人意,概不负责!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息,人们生活工作回归正轨,内需将对整体经济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但由于海外的商业活动正在经历停滞,所以A股中,与海外在需求和供应链关系较弱的公司或将呈现较好的投资机会。
因此,在市场风格转向防御的情况下,机构部分仓位仍面临多杀多的压力,结构性主导空仍是潜在的。而加仓方向更多是基于被动配置板块方向,难以形成主导多量级。因此,在机构仓位有所下降,或板块在中长期建仓位置阶段性超跌带来的波段机会外,短期行情难有中级反弹机会。
三大股指全线低开,随后震荡走弱,早盘科技股普跌,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幅近4%,午后两市反弹,尾盘指数再度回落后继续盘整。
个股呈现普跌态势,市场情绪再现冰点,农业、中船系等少数板块逆市走高,旅游、酒店餐饮、软件、半导体成下跌重灾区,总体来看,板块持续性较弱,没有明显赚钱效应。
行情分析:
周五两市成交4235亿元,较周四量能再次缩减。北向资金这块继续无视指数波动,全天单边净流入27.37亿元,为连续5日净流入;其中深股通净流入超20亿元。量在价先,除了周一因利好放量外,市场成交量始终放不出来。目前上下均有缺口,那么下周很可能先有效回补完下方缺口。
从技术层面来看,大盘收假阴线,这假阴线的量能依然是偏低的,多空双方都较为谨慎。大盘在前期大阴线下方面临较大压力,周五冲高回落走势可见上攻较为乏力,且偏离5日、10日线较远,短期有回踩需求。分时指标60分钟和90分钟背离,但120分钟周期欠个回档,理应有一个回档回补缺口的过程。
后市操作:
操作上,没开仓位,玩了几把可转债,赚了个菜钱。
涨了是正常的,外盘也涨了,G20峰会也传来全世界团结一心,抗战疫情的决心,这是好消息。但是大家还是感觉少了一点,不过现阶段,好消息比坏消息要多一些。
那么现在万众瞩目,提振经济的重点是什么?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靠出口?跟疫情有关联的一些品种,需求只是短暂的,无论是口罩还是呼吸机。出口方面,目前这一块是缺了的。消费方面,大家还是提心吊胆的,还是担心反扑,这会有一个过程。
真正能够立竿见影的,把经济这一块补上去的,我认为是投资!由此,我告诉大家投啥?大家好好想一想,什么是中国的优势?基建狂魔。新基建、老基建。其中老基建,老树发新芽你要看到。如果境外的疫情告一段落后,要谋划经济增长,不像中国学习吗?我认为也会选择投资拉动,也就是基础设施要升级。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另外,我们还会协调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做出调整,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美股超跌反弹,反弹到了20日线后又开始调整,走的很正常,目前美股要完全反转可能性不大。而近期A股跟美股走的很明显,但是振幅没有美股激烈。相对我认为这个位置风险并不大了。但是必须要有耐心。因为短期还是会继续维持低位震荡的格局,磨出一个市场底出来。
又要看美股收盘脸色,还要看欧股脸色,还要看美股股指期货的脸色,因为目前不管你认同不认同,指数就是被这些东西带着走。所以目前大范围没有行情,低位震荡。并且目前热点轮动比较快,周五最热的C2M今天就开始分化了。热点持续性不高,都是目前的正常现象。所以要做的就是控制仓位。但是这个位置没必要过度担心,我们已经足够低了,很多优质个股已经跌出价值。中长期逢低配置是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