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 香蕉
- 2018-11-19 我服务的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
- ISME|不同饮食选择驱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氢代谢
- 2019-01-0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 依靠
- 2019-01-0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 甘蔗
- 2019-01-1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澳洲
- 2019-01-1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 草
- 2018-12-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成果转化之: 高产
- 2019-01-1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成果
- 多组学助力中国热带农科院胡伟团队揭示木薯块根发育分子特征
由尖胞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病原真菌引致的香蕉枯萎病,是影响香蕉生产上重要病害,是制约我国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因子,该病自1996年在我国发生以来,曾导致我国香蕉生产重大损失。该病菌能够在土壤中长期成活,并易通过土壤、流水和种苗传播,过去尚无有效的防控措施,是世界性的科研和生产难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7f28578911c48488.jpg)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依托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出成效显著的香蕉枯萎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e0b4910326d91f4a.jpg)
一、培育抗病品种
培育出南天黄、宝岛蕉、中蕉9号等多个中抗、高抗香蕉新品种,其中南天黄、宝岛蕉已成为重度、中度感病蕉园的替代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0余万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85c87c388e9b40aa.jpg)
二、快速检测技术
研发出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小种快速定量检测技术,为无病种苗生产、土壤病菌含量监测和不同抗性品种田间合理布局奠定基础。同时,建立无病组培袋苗、无土基质二级苗繁育和生产技术体系,为全国80%以上的种苗提供技术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cd127d2885993d7f.jpg)
三、复合微生物液体菌肥
研发出一系列抗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形成微生物有机肥田间发酵及施用技术;同时,研发和推广田间覆盖、不同作物轮作、间作或套种等配套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不同抗性香蕉品种增强抗性、减少病害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3802eeb2e90a5006.jpg)
集成上述关键创新技术,形成了以土壤改良为基础、抗病品种为核心、标准化种植的“三位一体”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其中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含量,提高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改良土壤微生物结构的目的。试验示范表明,可使示范点内枯萎病发生率降低至5%以下,大面积辐射推广区降低至10%以下,使得该病由过去的“不可防控”变为如今的“可防可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04bca698d4db46aa.jpg)
四、研发团队
本技术依托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西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香蕉研究的主要专家团队,通过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技术集成与示范的联合创新科研模式,达到联合攻关成效。团队现有博士5人,硕士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095cda060d9015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05461/d63267abab2e8b1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