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8008/36c6288b05a7c985.jpg)
今天讲限时训练,还跟上周一样的规矩,充分的让学生来展示自我,而且今天是让全部的学生都上台来解说。
因为刚好下课又还有几个学生没讲完,所以一些点评还有一些补充,要留到今晚下班晚自习的时候了。我也刚好可以把前面进行的历史漫画大赛结果给大家公布一下,再进行颁奖。
怎么进一步发挥学生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怎么进行学生讲评试卷这个模式,还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完善丰富。
在讲的过程中呢,有一个词语感到比较陌生。其实历史题目中往往也会有一些课本没有出现过的知识点,但是这种“超纲的”的也往往不是答案。于是和学生解释了下这个名词,这也反应了教学中要注意名词解释,历史概念的总结,从而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我们虽然可以把它排除掉,但不妨我们去了解,毕竟学到老,活到老。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欧洲爆发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订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
同时,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1618-1648年由于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以及欧洲各国的政治冲突和领土争夺,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欧洲国际性战争,史称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最后于1648年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
和约使瑞典、法国及其盟友获得大片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确认德意志诸侯的主权,加强帝国议会的权力,削弱皇帝的权力。战争与和约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人口大量死亡,农业被严重破坏,经济长期衰落。同时西班牙国力下降,瑞典力量大增,成为北欧强国。
在宗教事务方面,合约规定,所有人——包括诸侯和他们的臣民——都有宗教自由,只要他们是天主教徒、路德宗基督徒和改革宗基督徒(被许多人视为颠覆分子的重洗礼派被排除在外)。各个宗派于1624年拥有的教产被归还给它们。所有三十年战争中反叛自己领主的人都得到了特赦——除了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的人。新教内部达成协议,如果某一领主从某一新教派别改宗另一新教派别,不得强迫其臣民亦改宗。
因此,这一合约的基本成果是:在新教各派内部达成了和解,在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则划清了界限。按照当时新教与天主教的实际控制范围而划定的分界线,基本上确定了欧洲大陆的宗教格局。合约之后,人们对国家(王朝)和政治的关心超过了对神学或教规的关心,欧洲彻底摆脱了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
据此,可以认为,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至此结束。
再补充下欧洲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时间是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
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丹麦、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罗斯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