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就教给我一个道理:吃亏是福。所以小时候跟邻居家的小孩子打架了,父母也不管对错就批评我,反过来安慰别人家的小孩。哪怕不是我的错,我也不会有解释的机会。关于父母经常给我灌输的吃亏是福,我不止一次的质疑过。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跟两个室友去广东的一个电子厂打工。我们三个人被分在三条不同的生产线上。因为我是第一次做电子厂中的活,所以产线负责人找了个师傅带我。那个师傅是一个河南人,胖胖的,为人还算比较友善。做了一天之后,我已经很熟练,可以比的上老员工的速度了。
产线上最后一名员工是负责产品的质检工作,是一个陕西小伙,年龄比我大不了多少。可能由于前面我们做的比较顺利,他的那儿堆积了很多成品。他看我是新来的,就故意想欺负我,把做好的东西给我扔过来说不合格,让我重做,嘴里还骂骂咧咧。我当时虽然很气,但是想到出门在外,尽量别得罪人。心里也安慰自己,吃亏是福。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忍让反而使他变本加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室友小波。小波是个急性子的人,听到我说的以后气的破口大骂。下午快要上班的时候,小波找到那个刁难我的人,揪住他的衣襟,警告他如果再欺负我就揍他。果然,从那以后,我没有再受到任何刁难。
我第一次对吃亏是福这句话深恶痛绝。吃亏是福,本身就是懦弱者的心理安慰。
朋友阿文,大学毕业以后进了一家公司做销售。由于阿文的外貌口才较出众,人又比较勤快,所以很快就受到了经理的赏识。阿文的优秀遭到了部分老员工的嫉妒,于是公司里不少人都在说他的闲话,故意诋毁他。阿文起初觉得可能是自己还不够优秀,不能得到同事们们的认可,于是更加努力工作。
有一次,快要开会了,阿文才发现前一天晚上打印好的本月销量分析报告不见了,明明就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怎么会不翼而飞呢?阿文的办公桌上经常有污渍,办公物品经常丢,他终于忍不住了。在年度总结大会上阿文对那些嫉妒他的人提出了警告,义正言辞。就连部门经理都被吓了一大跳。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后,这种现象虽然没有完全杜绝,但确实少很多了。
阿文说,人应该善良,但是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吃亏是福,我们吃了这么多亏,那么福气在哪里呢?有时候你吃的亏越多,在更多人理解来看你很懦弱,所以人人都想在你身上踩一脚,这就是人性。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部分长者或者是所谓的过来人,在你工作中生活中碰壁了以后,不问缘由的劝说你:年轻人,吃亏是福,多吃点亏没什么,慢慢就会好了。大部分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吃亏是福。长期以往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长大,孩子性格也变的懦弱,在自己应得的权益面前也变的唯唯诺诺。试问,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立足。
我们也经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其实是自己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的一种心里积极暗示。换一种方式来说,福得由自己来创造,而并非寄托于这种虚无的精神慰藉。
知乎上有人对吃亏是福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吃亏是福”表达的是一种人格特征所带来的人生,而不是一种个体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而我们往往把吃亏当做是福气来临的预兆,当做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手段,这难道不是混淆视听吗?
那么我们的父母或是长辈为什么会把吃亏是福当成是人生信条呢?大多数长辈其实是不懂的“忍耐”的智慧的,他们要的忍耐只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被动接受。与其说吃亏是福,不如说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无可奈何。这类父母和长辈内心便有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就是弱者,能这样平平淡淡活着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在这类父母或长辈的耳濡目染下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便是脆弱的。在漫长的一生中缺乏与命运搏斗的勇气,永远也不会有“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战胜”的人生信念。
但是现实中好多成功成名人士为什么也会经常标榜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吃过很多亏,遭过很多罪,并宣称是曾经的苦难成就了自己。这些人多半是对自己成功的另类宣扬,和他们吃过多少亏并未多大关系。
也许会有人辩解,吃亏是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让我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时保持豁达。但这样的解释未免有些牵强。吃亏是福应当是一种价值导向,吃亏与福气是等价的,那么这样就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吃亏与福气,前者更多的是属于利益范畴,而福气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感受,是属于道德层面,而把它们两者混为一谈,只能是一笔糊涂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