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期待自己改变,改正自己觉得不好的习惯,把自己定下的目标好好实现,改变的本质是要创造新经验,把新的经验变成一种习惯,然而创造一个新经验哪有那么容易,我们想要的改变经常宣告失败。
为什么新的习惯这么难形成?
因为旧经验已经根深蒂固,它跟根蒂固的原因是:
心理舒适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而为什么心理舒适区,这么难改呢?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也就是安全感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想要用自己最舒服最舒适方法,去处理面对的事情。而不是用最适合当时的方式,因为那会是我们感觉到不舒服。
我想所谓的心理舒适区的不安感,其实也是我们的感性系统在作祟,面对很多事情它是最先做出反应的,而它所作出的反应常常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来判断,所以感性系统让我们一直停留在经验判断带来的舒适感。
要走出舒适区,首先要我们改变应对不适的方式,如何改变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归纳了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1、解决问题;2、自责; 3、求助; 4、幻想; 5、退避;6、合理化。
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1、行为上的应对,对具体事情的应对; 2、内心情绪的应对。
从行为上来看,其实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作出怎样的抉择?
想想看,舒适区呆久了就不舍得走出来了,而最先走不出来的是什么?是身体,身体最先感知到改变的不适,就是感性系统在作祟,由于它的不舒适常常让我们还没开始改变就宣告结束。
也许我们需要一次感性系统与理性系统的良好对话,用理性系统去思考改变的真正意义什么,用理性系统告诉感性系统自己需要这次的改变,当自己即将面临改变的失败时,可以调用理性系统跟感性系统进行一次对话,然后去行动,让感性系统感知到改变带来的好处,让感性系统帮忙一起走出舒适区。
从内心情绪的应对,可以进行自我暗示,不断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改变的好处,然后找到能够克制不好情绪的方法,比如保持正念、学习冥想、打坐、唱歌、找朋友帮忙等,去找到一些能改自己内心情绪的方法,帮助自己度过最难的那个阶段。比如说我自己,就尝试保持正念,唱歌让自己舒缓内心情绪,这个方法真的还不错。
改变很难,我们可以去找找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是什么?然后尝试去改变,也许会看到意外的惊喜。
我现在就在尝试走出舒适区,比如这样的写作坚持,几个人的小群打卡督促,我知道它将会我带来好处,我也期待这次改变带给我的惊喜。
让我们找到并一起走出心理舒适区,去突破成长。
学习于陈海贤老师 自我发展心理学 03心理舒适区 有感
渡己:寻找心流 Day12 --- 贤莉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