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纪·17
原文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笔记
不同国号彰显黄帝到舜、禹不同的美德。他们都是同姓。
姓和氏,容易傻傻分不清楚。
秦代之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是地位高低贵贱和官职封地的代称。氏族,族也是氏的别名。「姓」则标识出生的血缘,是母系氏族的遗留,过去有同姓不婚的习俗,大概是出现过近亲结婚的恶果,遂为禁忌。
像我的祖先颍川陈氏,氏表示了我的来源,祖先最早的封地。后人就以氏为姓,开枝散叶。
黄帝到舜这一时期对应的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考古表明当时各地区的文化内涵差异是比较大的,不太可能是同一姓也就是同一血缘的部族集团,这应该是华夏共同体形成后对历史的编撰。
所读的全注全译版认为司马迁撰写《五帝本纪》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来自于战国,当时的人出于政治需要,往往篡改历史为自己所用。
大禹称夏后,用不同的氏来区别,姒氏。商人的祖先契,子氏。周人的始祖弃,姬氏。
原文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笔记
印象中《史记》的每一篇都有太史公的后记。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源于西周的太史,负责天文历法和修史。
史这个字的甲骨文是一只手拿着叉子和绳索,干嘛呢?捕猎。这是大事,记录下来,有传承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7ad8023c8550b05d.png)
对于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除了仪式功能外,还有一个解释是教育功能,当然二者并不冲突。教育功能也就是壁画记录了捕猎的一些技巧,也记录了动物的类型。部落的老人指着这壁画上的人物与动物,讲如何分辨动物,讲分工,讲那捕猎的惊险过程。这或许就是「史」在文字之前的形式。
太史公说,学者多讨论五帝,但五帝太久远了。《尚书》从尧开始讲起,各家讲黄帝的文字都不典雅,就像我现在的遣词造句,有学问的人也说不明白。
孔子传给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有的儒生也不传习。
太史公不是纸上谈兵的人,他向西到达空桐山,往北经过涿鹿,向东到达海边,南边读过长江淮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绝对知行合一。我把这个范围大概勾勒一下,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54fe467f8bc07227.png)
太史公所到之处,老人们常常谈到黄帝、尧、舜,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他选择了跟古文记载比较一致的那些说法,结合文献中文辞典雅可信的部分,进行研究编排,也就为古史的描述画下了框架,成为《史记》的第一篇。
我倒是对老人们口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史诗时代只散落了只言片语在民间。
顾弟,顾念只是。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只是没有深入考证研究,其实它们的看法并不虚妄。
夏本纪
同样引用了不少《尚书·禹贡》的内容,自《尚书》和《国语》这么一溜读下来,相互映照的地方多了,熟悉感就出现了。
原文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笔记
禹,《谥法》说受禅成功叫禹。《帝王纪》说禹受封为夏伯,封地在当年的河南阳翟,如今河南禹州。有意思的是百度地图上搜索阳翟,全部出现在厦门同安区,厦门还有一个搞房地产的企业叫禹州。而禹州,是我颍川陈氏的发源地。巧合?巧合。族谱上记载的陈氏祖先是舜。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490be617c557cd3e.png)
文命其实不是禹的名,本来是夸赞的话语,就跟尧叫放勋,光大功勋之义。
《帝王纪》讲大禹的母亲看见流星穿过昴星,又吞下神珠,开胸生下的禹。这也是对于生育比较神秘的时代流传下来的观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3128229/9054af44bbbe9054.png)
《帝王纪》又讲禹是西夷人。全注全译版认为他被西边的羌戎族奉为宗祖神。羌戎的一支发展领先,住在山西襄汾、翼城、曲沃之间的崇山,称为夏。陆续有部族加入,成为联盟,后来与华族融合,成华夏族,黄帝成为共祖。当年的部落首领编排成黄帝之后的传承人或者臣子。
综合这些天读到的信息,华夏源头有两大支,西夷集团与东夷集团。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