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两篇试讲
一篇阅读:Ways to go to school
另外一篇听力:Life on Mars
第一篇讲的时候,整体还是比较流畅的。该呈现的点都有讲到,流程也都完整。
就是主要是要仔精细化一些,把一些概括化的词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去调整。
比如阅读策略,Catch the key words
那什么样的words 是key words,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去看。在这篇中,主要是让学生听到一些关于国家的单词,然后根据这些,需要去总结出来大意。
那么对于多段落文章,我们应该先要注重整体的语篇层面,文章的逻辑,而不是直接到段落细节去了。这是今天在听一节八上Will people have robots? 阅读公开课的时候,专家点评的重点内容。
怎么找到中心:其实很多的文章,我们都可以基本上按照每一段的中心来处理,再把每段的段落大意总结。
此时,阅读策略就是key words 和topic sentence,一般段落开头,这样学生可以快速定位到。
精读或听部分,要求学生需要有一些抓手,这样在读或听的时候,有思考的落脚点。比如对于这篇阅读:focus on the verb phrases such as take the...bus/ subway等。这样就具体了,不会那么空洞,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去定用什么策略。
另外一个策略:take quick notes 或者abbreviation form 那么此时最好是要能够举一个例子出来,比如Robot 简写为R, 这样就会更清晰。
泛读/听 和精读/听的目标不同,设计不同的问题。
二、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程教学目标的重点表现,清晰的板书设计一定是基于对文章的深入研读。理清了思路,这样在设计的时候,就会有思考的点。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设计不出,而是是否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
其次就是我们得要一定的优秀板书积累,多看,存入一定的基膜进去,这样看的多另外,就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就如我们看穿搭,关注形式是虽然有用,但是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基于内容出发。内容为先,板书是内容的体现。
那么看什么样类型的板书,可以根据课型去看。尤其对于听说和阅读,我觉得还是规律性比较强。尤其是阅读,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当我们把这个弄明白之后,就有思考方向了,那接下来就是排版了。
如:记叙文6要素,一般是故事,可以设计成结构图,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就用打箭头的方式,清晰明了。
说明文,一般都是说理性或者介绍某个事物的特性(比如说明书)等。或者说怎么去做一件事情(如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
那么对于说理性,一般都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What why How 这些点。
介绍事物:一般会介绍不同的方面,如Shape/ function/ability 等,这些点都需要根据具体文章去具体分析。比如在刚才讲的那篇robot的文章中,其中也介绍了ribot。 在Monkey king 这篇阅读中,也是介绍了monkey King的这些内容。那么我们可以着重去看,这种文章是怎么板书和排版的,下次遇到就知道怎么办。
议论文:对于这种类型的,一般都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大家怎么看,有双方观点的。那么在主板书设计上,就可以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支持一方的观点是什么,反对的一方是什么。
比如在八下的一篇阅读,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这篇阅读,就是关于孩子是否要做家务这个点出发的。那么此时就沿着这个方向出发,去设计。赞成的,可以用一些对应得简笔画来呈现,反对的玩,也是同样。
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这其实是一个人的逻辑思考。
1、演绎法,从结论到原因。这个就是发散的。
2、正金字塔
3、归纳法,从例子到结论。可以用倒金字塔图。
4、MECE 原则,没有遗漏,也不会重复。
可以用二分法,如优点和缺点,做还是不做等。
不同类型得导图以及运用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