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第2期学习有感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此为评价的标准,也是努力的方向。
那么,现实当中怎样才能逐渐趋近此方向和目标呢?需要有行动的路径。阅读便是其中之一。
读些什么?多数人都会条件反射似地立马想到要进行专业阅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包括学科教学……
如果有人告诉你,还可以读武侠,会不会有下巴掉下来的感觉,并让人看到下巴要落下来的表情?
2021年2月的第一天,晚8:00,腾讯会议室,贲有林工作室有幸邀请到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苏州大学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斌老师来工作室与众师说。
徐老师围绕活动主题跟工作室成员分享专业成长历程与心得,谈到成长离不开五种研究,具体为完整的教材研究、丰富的课堂研究、规范的课题研究、深入的专题研究,还有精细的调查研究。
在互动环节,工作室主持人—著名特级教师贲有林老师爆料—徐斌老师对武侠小说也颇有研究!
没有听错吧?武侠小说,和学科教学,和专业成长有关系?能联系?
听完才知,此读非彼读。
概括一下,发现徐斌老师的武侠小说阅读,有如下几个特点或者说亮点:
其一:记录笔记。
习惯认为,阅读武侠小说是为单纯的休闲,完全不需动笔。可是,徐老师不仅读,还要动笔记。这里的与众不同立刻显现出来,也让人对如此阅读的结果心生期待。
其二:预设问题。
多数人,对待小说,读完便是读完。不会再有其他,更不会再有后续。但是徐老师在读前会预设问题,以给自己提出阅读任务。比如在读《笑傲江湖》时,会给自己的阅读提问:这部书中武功最弱的十个人是哪些人?
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给武侠小说的阅读增加了任务驱动,有助于通过阅读发现更多,获得更多。
其三:沟通联系。
如果仅仅是发现更多,还不算厉害。还要让这些发现用起来。怎么用呢?
徐老师自称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骨灰级粉丝,通读甚至是精读金庸全部武侠小说。所以,读完一部,总会将不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对比,进行分析!
也就是说,读完一本,要将其与其余各本建立联系!表面上看,是又读了一本,其实是又读了已经能够求同存异,形成联系的一篇。
读到这里,是不是有非常熟悉的感觉?是的,正是我们熟知的教学中的迁移类比,体系建构。
读的是武侠,但用的方法确是阅读做学问的方法,这里,武侠小说从娱乐休闲成为徐老师用以研究,然后从中汲取营养的丰富资源和宝贵素材。这可能也是徐老师专业成长的第六种研究。
读什么?有没有基本推荐或者通识要求?我们都耳熟能详,这正是阅读的招式。而徐老师并未拘泥于这些。从“读什么”来看,徐老师实现了从有招到无招的跨越。
为什么能有如上跨越?可从徐老师的阅读方法当中去觅因。“读什么”可无招,但是“怎么读”一定有招。
徐老师不停在武侠的虚拟世界与教学的现实世界当中游走和转换,渐渐从“无招”体悟和凝练出“无痕”,提出无痕教育的主张。
徐老师致力于无痕教育的研究,那么,再从徐老师的阅读看到徐老师的成长,是不是还有些其他的感悟呢?
徐斌老师22岁获全国赛课一等奖,31岁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这是徐老师充满灵性、浸满汗水的成长路径。而绝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专业程度。
怎么办?是不是就羞于和怯于成长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教育无痕,成长也无痕,会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节奏,认准方向,执着前行,同样可以收获越来越幸福的教育人生!
徐斌老师从武侠小说的无招,提炼出教育教学的无痕。我们又站在名师大家的肩膀上,体会到专业成长也当无痕,从而坚定继续专业成长的信心!
谢谢徐老师的师说专业成长,谢谢贲老师的师说努力学习!
期待第3期的遇见名师,促进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