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每天起床准备洗漱的时候就打开手机里的樊登读书会APP听里面的书,今天点开的是一本叫做《认知盈余》的书。
这本书在樊登读书会里给起了个名字叫“自由时间的力量”,还没有通篇听这本书,再加上是第一次听这本书,没有理解为什么是自由时间的力量。
安排小朋友自己刷牙洗脸,我在收拾房间的时候算是整块的听了这本书里面的一小部分,觉得刚好听到的这一小部分挺值得深度思考的。
书里有一个小案例,说一个人得了一种病,医生给他开的药吃了不管用,于是他自己在网上说了自己这样的一个病情,刚好他的这个事情被另外一个也得过这种病的人看见了,对方说你把药量增大到现在的三倍,这个人就照做了,然后他的病就这么治好了。他过去问他的主治医生,医生说这个药怎么能吃三倍剂量呢?我当时学的时候人家书里面就说的是正常药量,没有说加倍服用的。
原来网上那个病友的主治医生在给这个网友治疗时,这个主治医生刚刚从国外学习回来,这个药的服用剂量已经被重新定量了,只不过案例主人公的主治医生没有获得这个新治疗方案。
就听了这个完整小案例,我当时想到的是,这也太TM悲催啊,唯一指望的医生,人家不知道最新的药量已经是三倍剂量,要是一直按照古老的剂量继续服用下去,这病人和其他被这个医生治疗过的相同症状的病人也就这么滴了,就把自己划进绝症患者群体里去了。
回到这本书书名“认知盈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医生的认知亏欠太多。
就从这个案例上,来说现在严峻的医患关系,医生动不动被打,相当一部分也存在和上面案例里面相似的情况,病在身,不能就只听信一个医生的专家诊断,多跑几家医院,或者多跑几个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看,说不定就有刚刚学习归来、认知新鲜的医生轻松治愈了自己认为的不治之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