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晨读剽悍江湖想法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驱动个人成长的一台情感发动机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驱动个人成长的一台情感发动机

作者: dhrbdjkal | 来源:发表于2017-07-22 14:31 被阅读72次

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倘已衰退,人生就没有意义。——穆勒

图片来自网络

01.

牛顿好奇一个苹果的坠落,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好奇水壶烧开时,水汽对壶盖的提升现象,造出了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好奇苯分子结构,做梦梦见一条在吞噬自己尾巴的巨蟒,旋转盘桓,最终提出闭合链分子结构,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好奇心,是人类探寻未知事物一台情感发动机。它会影响人体的感官体验,在人类遇见未知前,激发人类探寻事物的内在欲望。

准确地表述,好奇心又可被称为「认知需求」。认知需求量大的人,就是好奇心强。

而好奇心强的人在事业上往往更容易较大成功,他们涉猎广泛,不仅在自己领域钻研极深,也积极学习其余相关领域,最终成为行业大牛。

02.

既然好奇心如此重要,就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好奇心。

在心理学上,好奇心是一种行为倾向,是指个人遇见新奇事物时由内在激发的动作、语言、思考等活动。

因此,一切由内在本能驱动下进行的学习、思考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好奇心所驱使。

而在日常生活中,好奇心又分为两种,一种叫消遣性好奇,另一种叫认识性好奇。

消遣性好奇:打听娱乐八卦,寻找朋友圈的逸闻趣事等等。这类好奇心的价值程度较低,以娱乐休闲为主。

认识性好奇: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不断探寻,直到得出自己满意的结果。这类好奇心的价值程度高,以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归纳总结等行为活动为主。

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控制我们的消遣性好奇,适当增强我们的认识性好奇。

但是,成年后的我们被“成人”教育后的条条框框限制,很难走出世俗经验下的枷锁,遇见一个问题不愿意重新出发,认识性好奇在不断被压制。

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个圆像什么?

幼儿园里的孩子讲出了几十种;小学学生讲出十几种;中学生讲出八九种;大学生讲出二三种;社会上的人们(包括局级干部)一种也讲不出,因为不敢讲。

成年后的我们,不愿意再像小孩一样思考的原因,一小半是源于对司空见惯之事的漠然,一大半是源于社会对不适合、不遵循学校教学思路的好奇心的冷漠与压制。

此外,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就是一件未处理过的事摆在自己面前,自己已然不愿思考解决,第一时间是希望求助或者询问,然后照搬方法。

这种没有探索新事物、新方法的认知,会逐步消磨大家对生活、学习的热情,最后使大家落后于这个时代。

03.

那么,如何提高自我的认识性好奇,摆脱过去事物对好奇心的封闭呢?

本文提供三个方法。

001 多角度提问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

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提问,是激发自我思考的一种有效办法,也是走出封闭枷锁的第一步。

而多角度思考,就是将一件事或者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情景或者人身上,想象每个状态会发生的现象,对于无法思考得到的信息,就查阅资料或者实验验证。

将问题置于不同情景中,就能得到多个特殊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全面性,保持好奇。

同时,将问题置于别人的视角,与自己的答案对比,必然不同,这也能保持好奇。

002 狐猥策略

狐狸、刺猬

狐:狐狸。

猥:刺猬。

狐狸躲避敌人的方法很多,而刺猬只有一种,就会把自己缩成一团,用刺来保护自己。

狐猥策略,指的就是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要像刺猬一般,至少精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要像狐狸一样,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多种可能性。

在学习时也是如此,认真钻研一门学科,积极发展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交杂糅合,才能在自己大脑中的理论地层长出新的花瓣,实现创新。

003 匠人思维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匠人精神,到底是在强调的什么?

细节

在以后的岁月中,要想保持敏感的好奇心,学习匠人精神,就要足够重视每一个细节。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往往是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改变。

举个例子。

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把氯气通入海水中提取碘之后,发现剩余的母液中沉积着一层红棕色的液体。

他虽然感到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武断地认为这不过是碘的化合物,只在瓶上贴张标签了事。

直到以后一位法国科学家证实是新元素——溴,李比希才恍然大悟。

他因此称这个瓶子为“失误瓶”,在今后用以告诫自己。

当然,类似于细节上决定成败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像青霉素的发现一般,要是弗莱明没有足够仔细,那么青霉素的诞生还会推迟很久,更多人的生命可能会丧失。

总之,好奇心是个人认知需求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刺激我们向外积极探寻世界,发现不一样的东西。由于外界环境对我们的约束作用,使得成年人的好奇心不再敏锐,因此我们亦可通过三个方法——多角度提问、狐猥策略、匠人思维,来保持和提升我们的认知需求,即好奇心。

相关文章

  •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驱动个人成长的一台情感发动机

    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倘已衰退,人生就没有意义。——穆勒 01. 牛顿好奇一个苹果的坠落,发现了万有...

  • 【0722晨读感悟】还好我好奇,要不然怎么认识你萌

    晨读书目:《好奇心》 ☞关键词: 『一台发动机』 『两种好奇心』 『三个训练法』...

  •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

    晨读概要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应该没有人反对这个道理吧。那么全是规矩的世界呢?有人喜欢吗? 有一个理论认为:如果...

  •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只是个小孩,对周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正是因为有了好奇心,才开始对事物一步步的摸索...

  •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

    窗外知了的叫声和屋内的摇滚乐中金属质感的音色巧妙的杂糅在了一起。 铺天盖地的林肯公园主唱自杀的新闻,明星的消息总能...

  • 【0722 晨读感悟】好奇心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

  • 【0722晨读感悟】好奇驱动世界

    我们对于世界的不断探索,就源于我们内心不甘于现状,勇于探索的好奇心。而这好奇心就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当然,驱动...

  • 【0722晨读感悟】 好奇心之分

    人都有好奇心,只是分两种:一种是消遣性好奇,这个就是我每天都会有的状态,空闲时间拿起手机就是刷新闻,那些无营养的娱...

  • 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

    有很多人对生活失去乐趣,觉得每天上班下班累的半死,休息时连窝都不想起。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对...

  • 0722晨读感悟_永葆好奇心

    说到好奇心,可能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认为这是属于儿童期的专属名词。确实是我感觉自己对其他陌生的东西几乎没有多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722晨读感悟】好奇心|驱动个人成长的一台情感发动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qu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