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惟乔的第169篇原创文章
我发现,有的人一旦遇到困境,首先想到的是学习。
我以是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有困境,那一定是自己能力不足,于是找各种书、各种课程去学习。
现在想来,一味地学习才是人生的弯路。
为什么?
试想一下,今天周六,你决定在家里学习一天,从早上学到晚上,估计很难,在下午就该放弃了。因为你一天的精神集中,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到晚上就很难再坚持住。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用光了就要补充。
补充的方式是很多种,比如睡觉、冥想、娱乐、独处。
这一样过一天,生活会很充实。
但是呢?
只是在追求短期的心安理得而已。
学完后,大脑就会满足。满足了,就没有动力再去做其他事。
就像是吃饱喝足,看什么美食都没有欲望。饥渴的时候,白米饭都能干得津津有味。
所以,想成长,我们要利用饥渴感,利用欲望。
凡事只要有个想法,有了基本思路,就可以开始干了。
行动大于一切。
用行动来让自己“吃饱”,不仅满足了自己,还有了成果。
一个是短期的情绪满足,一个是长期的价值获取,是不是更有利于自己。
前几天朋友告诉我,搞互联网,就是要快。
今天自己干出成果,第二天就写出一个简单的课程大纲,第二天晚上就开始卖课、卖训练营,等把人招到了,再来慢慢完善课程。
这就是先招人,再做课。
我越来越认可这种思维,机会就是稍纵即逝。先花半个月把课做起来,别人也许都已经招了100个人,赚了几万块了。
而且还有一点,先花半个月做课程,由于各种困难的事情,很难让自己保持一个高创作的状态,中间会松懈、拖延。先招人再做课,你要对这100多个负责,责任感会驱使你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也要在规定的时间把课程完成。
所以,当你认可一件事情,不要想太多,只留下一种想法,那就是行动。
不吃饭,不吃水,不娱乐都可以,直到把这件事干成。当然,要懂得把任务切片,一个10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必须要切片后,才能保持一直冲锋的状态。
用大量的行动来喂饱自己,才是正确的成长方式。
包括学习也是一样,比如当我想学习康德哲学时,我会先定下一个输出的目标,3天之内,我要写一笔读书笔记,然后再去学,效率会高很多。
当然,前提还得衡量一下试错成本。
比如你想拿半生的积累去开家店,这种事情还是要谨慎。失败了,把钱花光了,那是对家庭的不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