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里可以开展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临近孩子生日的时候,会更多思考还可以做些什么,陪伴她更好的成长。
上月中旬有了一个新的提议——每周举办家庭分享会。提议如下:
①活动意义:给每个人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小舞台,收获更多自信快乐,展现榜样的力量,带动小宝习惯大方表达,全家人幸福感都获得提升;
②时间:每周的家庭日聚餐后;
③参与人:家中每一位成员,包括爷爷、奶奶、姥姥、爸爸、妈妈,以及小宝贝;
④内容:随心分享,内容不限;
⑤形式:分享人站或坐到突出位置,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
· 首次记录 ·
这里记录的是上周首次家庭分享日的一个极简版小总结,也是第二次家庭分享日中我的分享内容。
第一次分享会开始前,奶奶提议用剪包锤决定先后顺序,一旁的小宝贝看大家非常热闹也积极参与来玩儿,开始我还认为五六个人不适合用剪包锤决胜负,结果第一把就只有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我赢了,按我们的约定,赢的人先出场分享。
我分享的是《性格的真相》纪录片的观后感,结果用了一刻钟,超时有点多,准备的还不太充分,未能做到精简、流畅。
第二个分享的是奶奶。给我们分享了两个通话故事——《破碎的玻璃窗》和《有责任心的小熊》,基本是对照着故事书读下来的。
接下来是爷爷分享的童话故事《聪明的狐狸》,有备而来,全程是自己讲的,但也是超时不少。
第四个分享的是姥姥,也讲了两个小故事——《小羊过河》和《丢失的布娃娃》。不得不说这次姥姥在我们所有人中是讲的最流畅、生动的,能够吸引小宝贝的注意力。姥姥是记住了故事,讲得声情并茂。
压轴的是爸爸,他分享了《被讨厌的勇气》的一些读后感,同时他也似乎是拿出了满满的“被讨厌的勇气”,从他的角度把我们每个人都点评了一番,气氛有点尴尬。
我看出爸爸的不爽,想确认原因,主动问起是不是和一两小时前与我的一个家务对话有关?然后大家围绕这个小冲突事件展开了讨论,对分享会的初衷来说有点跑题,但也不失为一场开诚布公的有效沟通。然后全家开开心心的一起出发去户外活动。
这就是我们首次家庭分享的基本情况。
首次分享会,每个人分享后,大都没得到其他人的回应,大都在努力的准备自己的内容,因此未必能听得清分享了什么。对此,我有个小的提议,下次分享的时候可以提前两天,在家园群里给出自己要分享内容的减药主题,对自己而言多了一些提前准备的动力,对其他人而言也因为大概知道会讲什么,有所期待,有所思考,也更有可能给出回应。
最后也要补充下,今天(第二次分享)发现大家好像已经开始适应起来,互动多了起来。我认为这主要要感谢爸爸展现了积极参与的态度,明显改善了分享会的气氛。
好的,感谢大家,我这次的分享结束。
·复盘小结·
【可喜可贺】
活动顺利开展起来。在提议之后,大家都积极准备,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
【再接再厉】
①时长方面,有三人都超时了。建议:若有超时可能提前告知也可延长时间,一方面对自己内容更加心中有数,一方面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让其他人早有心理准备。
②形式方面,缺少了一些仪式感。这一次大多是围坐在桌边,没能充分体现出分享者与聆听者的差异感。主要原因在环境准备还不充分,未设定出一个地方,具备场的吸引力,让人一看到就感到分享时只想出现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