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到威坪开了一条沿湖的新路,一路青山秀水,便放慢了车速,在绵密的斜风细雨中,想听人读诗。自然,最好是《假日的每个清晨,都值得贪睡》之类的应景诗,矫情地告诉身边所有的人“假期不需要上午,请千万不要叫我起床”。但生活总爱捉弄人,耳边传来的是“鸠占鹊巢是不是这个鸠,鸠坑,鸠被坑了?还是鸠占了这个坑?为什么名字这么奇怪?”
听到“鸠坑”,老母亲一阵激动。果然,山路盘了连续好几道弯之后,“南浦大桥”卧在湖面,著名的鸠坑茶产地鸠坑乡就这么撞上了过年的行程。来都来了,今天就说说看过的一本关于茶的书。
《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是森下典子写的一本书,听说去年还被拍成了电影。我只看过书,没看过电影。从书中得到的信息和一些见过的有限的资料来看,总觉得日本茶道的程序过于繁琐、程序化,是表演型的。后来,浙江大学茶学系的专家教授们也编制了茶艺展示的若干流程标准。更让我有些敬而远之,因为在我看来,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其精神内核是自由和平等。
读完此书,让我马上想到的是另一本书《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让人肃然起敬的是茶人对茶道的匠人精神。但日本流传的茶道的祖源,是中国宋代的点茶法。是的,正是热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故事发生的年代,点茶礼仪、建盏、茶筅,茶香盈袖,瞧着自有一番风雅。点茶考验的是心性,如果没有一股子心有惊澜而面如玉湖者的沉稳,即便心中有,也会手下无。和秋山木工的匠人学成记一样,本书以茶人学成记的故事线展开,穿插讲透了15条法则,亦即一个茶人能体会到的15种幸福。
它们分别是:(1)知道“自己一无所知”;(2)自然上手;(3)集中精力于“当下”;(4)观有所感;(5)目睹真品;(6)品味季节;(7)五感与自然相系;(8)用心于当下;(9)顺其自然过日子;(10)这样就好;(11)人生必有别离;(12)倾听内心深处;(13)雨天听雨;(14)静待成长;(15)放开眼界,活在当下。
再往上提炼,这15种幸福和秋山木工的30条法则都符合《利休百首》中“规则需严守,虽有破有离,但不可忘本”的训示。说明了学习时的三个成长阶段(或三个境界):“守破离”(注意,不是“断舍离”)。守——初学者从“型”开始;破——视情况随机应变;离——继往开来展现自我风格。做企业管理的朋友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恩,是的,和华为流程建设的“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原则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
喂,打住,今天说的是茶。呃~大写的尴尬,马上煽情收尾。
日日是好日,美好便是陆绍珩在《醉古堂剑扫》中写的“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已,随分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斯而已。”美好也是“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
日日是好日,不用羡慕张雨在《水仙子》中“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的场景(主要是童子没时间煎茶,忙着写寒假作业),也不用杯盏精致。一壶水,一盏茶,在陋室,不堪其忧,不改其乐。
此刻,杭城3℃湿冷的夜里,捧一盏热茶在手,在电脑前絮絮叨叨,你不厌弃,我心存感念而欢喜。如此,便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以上为今日所思。
祝您晚安~~~
如果喜欢一起读书做笔记,请您联系我,微信/qq/邮箱:409150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