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穗的诞生

作者: 细雨不须归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21:51 被阅读63次
    文/细雨不须归

    冬天的时候进教室上课,能够让人稍稍感受一下春天般的温暖。

    但在夏天,烈日让人深刻理解了什么是骄阳似火,何谓热锅上的蚂蚁,再加上教室里的几十个“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时发光发热,这滋味,那叫一个酸爽。

    九年级阶段的农村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每天5点钟起床,至晚上10点休息,长达17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中间有课间休息及进餐时间,但还要完成各科作业,每天做完各种模拟试题,其休息质量可想而知。

    忙碌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快要结束,中考即将来临。当老师们站在讲台上,望着埋首书堆的学生时,感觉自己就像站在地头上望着成熟的麦子焦急地等待收割机的老农。不知汗水与心血齐飞之后,是收获寥寥?还是多收了三五斗?

    七门功课,政史理化语数英;一种“酷刑”,小考大考竞赛考。重压之下,必有“懦夫”。

    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耐不住学习时的寂寞,受不了求学路上的“折磨”,在中考到来的最后时刻,或升起白旗不战而降,或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或自我麻痹自我放纵,在关乎自己人生命运的第一场战斗打响之前,一枪未放就此倒下成为第一批炮灰,最终没能看到黑暗过后的黎明。

    于是乎,一线教师的我,在即将收获的金色麦田里,见证了一批秕穗的诞生。

    穗的成长过程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家长决定了这粒种子的先天基因是否优良,是不是抗病抗虫抗倒伏。老师影响了这粒种子成长方向,或立于杂草丛中而不倒,或在沃土之间向阳生。国家与社会则直接决定了种子的命运,左右了种子的成长过程和最终结果。

    作为种子,它的目标就是突破土壤的束缚,打破杂草的桎梏,汲风饮露茁壮成长,最后成为一支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穗。如果存在先天缺陷,亦或出现后天不足,成了秕穗,为人们所不喜,无法逃脱被弃之荒野的宿命。

    在功利主义与政绩思维的主导下,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相关部门的某些人,往往把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作为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斩获成功的象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抓高分,抓尖子生,抓优秀生,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初中到高中,资源倾斜政策照顾,成了理所当然,成了普遍现象,有人喝彩无人反对,众皆以为然……

    为了分数,为了名次,为了多出几个尖子生。毕业班的老师们像打了鸡血,玩了命地干:找试题,印试卷,组织考试,批改试卷,评讲试卷,分析错题,查找原因,像不知疲倦的人形机器,飞速运行着。一旦稍有懈怠,或至成绩下滑。上被领导批斗,下与学生战斗,中与家长智斗,充分领略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所说过的一句话,“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所蕴含的奥妙。

    尖子生们被捧在手心含在口中,像佛祖一样的供着,指望他(她)们三年之后考入名校,鱼跃龙门一举成名,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级学校,欢欣鼓舞兴奋莫名,上至各级领导下至普通群众,与有荣焉!在某些人的眼里,这就是当地教育发展取得佳绩的明证。实际上,又有几人关注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孩子,大都来自平凡的家庭。

    事实证明,功利教育和政绩教育是导致教育丧失公平的最大毒瘤。那些曾经高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人们,面对阶层固化教育发展贵族化,真心英雄今何在?

    十年饮冰,热血已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鱼水得渔:Hello,您好!我是简书【鱼水得渔】的作者陈水。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为:qq378558645(这个不是qq号),加微信备注“666”!

      本文标题:秕穗的诞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vj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