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话

作者: 老海李亚强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13:41 被阅读0次

      普通人,不可能孤立于世,我们都生活在茫茫人海中,一生中自然少不了有同伴,同窗,同事,同行者…,平日里少不了与人相聚,相处,相交 ,相知…。其实,与人打交道,与人交流,恐怕这世上最难的事之一。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叵测,话多必有失,这是忠言。但也有“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能将肺腑之言,一吐为快,何尝不是我们想要的境界。

      做人难,说话更难!谁不想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一吐为快?但对方愿意听吗?喜欢听吗?岳飞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多次表示要雪靖康之耻,迎二帝还朝。宋高宗爱听吗?结局大家都清楚,十二道金牌召回,莫须有罪名处死。倘若,岳飞效仿郭子仪,低调一些,沉默为金,也能落个明哲保身,子孙平安的下场。只是我们的历史就少了一位浩气凛然,顶天立地的英雄,我们民族基因中少了一份铁骨铮铮的血性。

        说话难,也要说。能和你做朋友的人,一定是和你有共同语言的人,所谓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也!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孔明隆中一席话,才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功业。秦孝公即位,广纳贤才,朝堂之上,商鞅不畏秦国老臣,慷慨陈词,一番“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郡县制,行连坐”的高谈阔论,让孝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才有了后来的变法图强,有了后来的一统六国,有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帝国。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历史,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我们几千年,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有才华的人,不善言辞,隐忍不发,可惜世上伯乐太少,不敢表达心中的观点,纵使良策妙计,烂在心里,又有何用?

      说话难,说好是一门艺术。古人说的好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苏秦,张仪之流的辩论家。但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也能学一些技巧吧!记得小时候读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唐太宗有一天怒气冲冲的下朝回宫,嘴里愤愤嘟囔着“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一听,换了一身隆重的朝服,郑重的向李世民行礼,“恭喜陛下,这是好事,我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谏,足见皇上是明君,特来郑重道贺。”看看,高明吧!且不说明君,暴君听了也高兴吧。

      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责任。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纵使出口惹祸,也要大声疾呼,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当然,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说的有艺术,使听者欣然接受,彼此相悦,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相关文章

  • 论“说话”

    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总结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1、自身性格原因,胆小怕事、敏感、优柔寡断型的人一般不爱说或不会说,...

  • 论古

    前人的论古文,许多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2019-04-01

    陪伴有时不说话胜过长篇大论!

  • 说话方法论

    一个是往上堆,把话题往“形而上”的方向引,直接给答案、下结论,这叫“上堆语言”一个是往下切,把话题往“形而下”的方...

  • 口才论

    【镜明#口才论】 说话的水平决定你吃饭的品质。 ——席镜明

  • 202O年9月14日

    1.少说话。2.低调谦虚点。3.少论他人是非。

  • 读书笔记20230119

    说话嘴上要有硬功夫,办事心里要有软手段。说话讲尺度是真学问,办事论分寸是大文章。不管是与人说话、与人交往、与人办事...

  • 6.5论跟读

    论跟读(答忠锴妈,论儿童读经、教孩子说话) 2010-10-24 13:59阅读:37,647 《跟读的妙用》 2...

  • 论《蔡康永的说话有道

    论《蔡康永的说话有道》 人们能在生活中写作的时间,貌似只有人们下班那小一会儿,拿出手机刷微博,刷微信的同时,发表...

  • 论好好说话

    一个人要学会好好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一句话不投就让人心生厌恶和排斥,也再没有继续下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vp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