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原因,找到了一个高中生物的网课,索性就看了看。
内容比以前要丰富多了,很多成果都简化后放入了高中课本,我在那个阶段没学过类似的内容。
课堂呈现方式当然是以考试为目的,为此需要简化,统一标用准答案作答,不必深究。
这样的做法也合理,考试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考的好天之骄子,考砸了一生后悔。所以,要过考试这一关,考虑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公平性,应试教育也无可指摘。
我的感受是:
什么都不必深究,在几个方面都有一些问题:
- 没有兴趣。高中的内容已经能一窥现代科技的前沿,但是什么都不深究,也让人们难以发现自己的偏好,到了报专业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选择,要么看看什么赚钱,要么咨询亲戚朋友等。我觉得选专业首先就是要看兴趣所在。
- 这种方式确实被动,不利于发挥主动思考的能力。无论什么,翻开书都有答案,但以后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却是没有现成的答案。体会是,学习怎么寻找答案,比学习答案本身更重要。
- 知识就是写在书上的12345,但是不提的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知识?它们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一个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用一种探索的方式学习可能会更有效。很多时候时候我们卡住了,不是因为答案,而是根本就连问题都搞不清楚。
也提醒我自己,摆脱不好的学习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