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人

作者: 世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16:43 被阅读0次

由于上篇我们已经通过推理,得到了

人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想象能够产生知识。

于是通过这件事实,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其实跟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有关系,这不只取决于对方,同时取决于自己的知识体量。

比如懒惰这个概念,是后天形成的,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小婴儿是懒惰的

小婴儿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懒惰的

可是小婴儿,每天不是在吃就是在睡觉,或者玩耍,符合大众认识的“懒惰”的概念。

也许我们可以为小婴儿找理由,小婴儿现在什么都做不了这的确是一种客观。

可是为什么人类的概念要对婴儿如此宽容,人类婴儿时期也同样是人。

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根本原因在于懒惰客观上根本就不存在,于是想怎么想,就怎么想。

因为人怎么去想对方,哪怕极其贬义和侮辱,只要没说出来,就没问题是不是?

可是我不一样,我不想个体,只陈述事实。

懒惰,这是后天的概念,是社会对成年人,人身攻击下的一种约束概念

一个成年人除了吃就是睡,玩其实就是一种婴儿化。

这是我的知识体量下,对的大众普遍意义懒惰的定义,每一天除了吃睡玩本质上是一种婴儿化。

我的认知里没有懒惰,因为懒惰这个词就是杜撰只有婴儿化

因为只有婴儿化是一种客观事实。

身为一个人成年人不应该只有吃睡玩,本质上是去除婴儿化,仅此而已。

同样面对一个只知道吃睡玩的成年人,若无其他原因,客观上我会认为对方趋同于婴儿。

我口中的“懒”等于你很像婴儿。

究竟“懒惰”这个标签对成年人的伤害更大

还是你像个婴儿对成年人的伤害更大,

我就不清楚了,各有各的看法,至少在我的概念体系里我只承认婴儿化,而不承认懒。

接下来我将继续论述

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其实跟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有关系,这不只取决于对方,同时取决于自己的知识体量。

比如因为我的知识体量的关系,我对他人的认识更多偏向于心理学的概念,以及哲学的概念。

比如我会认为对方投射效应严重,我会认为对方从众心理严重,我会认为对方惯性思维严重,我会认为对方主观思维严重

我会认为对方晕轮效应严重

我会认为对方逻辑不清晰等等。

这就是我对他人的认识,当然还有褒义的认识

我会认为对方拥有相对的智慧,我会认为对方逻辑清晰,我会认为对方富有相对的知识,我会认为对方思维足够客观。

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知识体量,不仅仅取决于对方。

接下来我将继续论述

人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想象能够产生知识。

于是通过这件事实,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两种

一种是生存关系之间的对立矛盾,一种是知识体量不同而导致的对立矛盾。

生存关系之间的对立矛盾,这个很简单就是因为生存而产生的间接,直接,现在,未来的利益矛盾。

把生存作为第一要素的人类而言,为了生存利益究竟会干出什么事情,我就不做过多的论述了。

知识体量不同而导致的对立矛盾

1.客观想法与主观想法的矛盾

一个人客观想法的人与一个主观想法的人经常会产生矛盾。

客观想法需要实践,需要推论,是基于客观,人类对客观的认识描述后,形成的。

一个人的客观想法出现错误取决于个人对客观的认识不够具体和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得到的错误推论。

而主观想法更容易一些。

主观想法跟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体量有关系,包括被社会灌输的概念有关,

主观想法的人连头脑里的概念,怎么来的大多数都不清楚,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体量去支撑自己的想法

多数都是杜撰,逻辑经不起推敲,没有基于客观而是基于目的。

接受了太多人类社会因为目的杜撰出的概念,而导致的严重的脱离客观的想法。

2.逻辑正确与逻辑错误的矛盾

逻辑正确的人,能够认识,以及意识到自己的逻辑错误。

而逻辑错误的人,大多数很难意识到自己逻辑错误,根本原因在于逻辑错误的人,一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体量去支撑自己的推论而得到结论

二是分不清究竟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

三是不清楚逻辑固定的逻辑关系,是最直接的关系。

比如人类会死,因为我是人类,所以我会死。

前提1:所有A都是B(主题陈述)

前提2:某物体X是A(中间陈述)

结论:因此,某物体X是B(结论陈述)

以及

所有A都是B

某物体X不一定是A

所以某物体x不一定是B。

以及

所有A都是B

某物体X可能是A

所以某物体X可能是B

人类会死,因为我是人类,只能得到我会死的结论得不到其他东西。

而逻辑不清晰的人在我眼里是以及在客观上是这样推论的

所有A都是B

某物体X不一定是A

所以某物体x一定是B。

以及

所有A都是C

某物体X可能是A

所以某物体X一定是B

逻辑不清醒的人还会得到比如我是人,我会这么想,因为他是人,所以他也会这么想。

这个是错误的

因为思想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是不固定的,

连前提都是错的。

前提一定要是正确的,逻辑范畴是正确的,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对于一个人会怎么想该怎么判断?

我的认识是

了解对方的知识体量,知识体量越少的人,想法越简单。

因为对方的想法没有知识体量支撑都是被社会灌输的。

而接受被社会灌输的概念,是一件很容易且轻松的事情。

了结对方所处的社会信息,了解社会舆论,了解对方接受的教育,以及文化程度,就能大致知道对方会怎么想。

被社会杜撰的概念影响越深的人,想法越简单且越恶臭,至少对我来说。

论述了这么多,简单来说就是

一个人对世间万物的看法,跟对方的知识体量息息相关。

比如

很多人对他人的评价兜兜转转永远都是那么几个词,仅仅是因为人头脑的概念以及词汇,也就那么几个。

人没必要因为遇见就要去强行对,对方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概念,这些概念仅仅只来源于自己所具备的概念。

相关文章

  • 知识与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希望你要学会选择,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

  • 神的知识与人的知识

    神的知识和人的知识的不同 神的存有 神是自有永有的,神的存在不是祂的属性; 托马斯·阿奎那,就是天主教的经院哲学主...

  • 【38】知识与人格

    “真正的‘知识’只有一种——真理,只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善。”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知识渊博、充满智...

  • 0005/1000 “快乐和痛苦”四原则

    @(202 - Card of Knowledge | 一千个知识卡片)[知识卡片, 写作] 与人沟通需要关注对方...

  • 《财富高效能》学习复盘

    新知: ①知识之间的连接~知识点到知识链到知识面,知识系统的总和。 ②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③过去现在未来的链接。 ...

  • 人与人之间知识差异

    文/叶子 01 你今天在教育上或者知识上拉开的差距,以后会在孩子身上,接着会在孩子的孩子的身上。每一代的差距和资源...

  • 语言、知识与人际陷阱

    通过语言和观点,表明对自己所在特定环境的主观知觉与立场,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叙说自己的人生故事,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 如何打造核心技能

    打造核心技能 作为设计师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专业知识是必须的,除去专业知识呢? 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共情的能力、倾...

  • 过去、现在拼的是什么?未来拼的是什么?

    过去:人与人之间,拼的是知识数量。 也就是说,你牛不牛逼,是由你掌握的知识数量来算的。 现在:人与人之间,拼的是知...

  • 李叫兽的总结摘要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我在看书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xl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