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订酒店、买机票时,不同的人买到的价格可能不同,价差可能会超过200元。这就是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即指互联网商家利用大数据对自身用户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导致老用户越买越贵的现象。商家掌握的大数据可以为用户精准画像,应成为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手段,而不应成为其进行差异化收费的工具。
技术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和其所处的社会制度赋予它的历史使命,善用则善,恶用则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智能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支撑。技术的应用是要造福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而不应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牟利的“私器”。按照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用户“以隐私换服务”的说法,大数据技术,因为掌握了用户的私人数据,就应承担社会责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个人服务,而不是利用大数据的差异化价格收费上。
当然价格折扣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本无可厚非,但差异化的价格收费损害的是用户的消费体验,这并不利于电商平台的长远发展。因为大数据时代也是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用户体验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电商平台需要从商业竞争模式和提升用户体验两方面进行改善,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电商平台从低价竞争中走出,而不是沿袭“前期烧钱吸引用户,后期利用用户获取利益”的竞争模式。因为用户如果对电商平台形成“低价”的固有印象,那么任何价格上的不平等都会使消费者产生心理落差,损害消费体验。这也是老用户感觉“越来越贵”的原因。另一方面要提升用户体验,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利用积累的用户资源,通过提供更为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体现用户价值,提升用户体验。
大数据时代蕴含了无限可能,精准营销、个性服务给人无限遐想。电商平台作为用户数据的掌握者和相关技术的拥有者,要始终把用户利益、消费者体验放在首位,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获取长远发展,而不要被一时的私利所蒙蔽。而这也需要法律、行政、执法、宣传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和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