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71919/8a06905f1dc4095a.jpg)
最近百无聊赖,在微信读书中随手翻阅,无意中看到了《人间值得》,好奇一位做了70年心理医生的90岁的奶奶会写些什么,翻来一看,整本书虽然文字不多,但蕴藏着简单朴素的生活道理,让人生顺其自然的态度,值得借鉴一下。
这本书以作者个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人生中五大重要的主题:工作、爱、人际关系、幸福和死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工作的部分。
开篇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工作是为了什么?
工作可能有很多种理由,“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实现梦想”、“为了养活自己,为了养活家人”等等。
过去几年中,每次迷茫的时候也问过自己,工作为了什么,内心从未有过一个清晰且持久的答案。 刚毕业那会,觉得工作就是要养活自己。毕业3年左右,觉得人需要有组织,需要依靠在工作中有个组织。再后来又觉得工作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人生不同阶段,对工作有不同的看法。
回看自己不同阶段对工作的不同看法,发现脑袋里怎么想的,现实中就会怎么去做。要么太过于随意,要么有太多期待。
作者的观点是:
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至于“人生价值”“自我成长”之类,是要等到自己立足安稳后,在闲暇之余慢慢思考的问题。人生很长,慢慢思考就好了。
如果你已经可以自食其力,工作十分出色,没有什么需求要满足,那可以试着考虑一下,还有哪些想法实现。
看到这段话,脑袋中浮现出,上周参加一场培训,听到的一句话:日拱一卒,日日精进,功不唐捐。
第二个问题:这份工作是否适合我?
当出现“ 现在的公司没有发展”、 “失去了工作的目标”、“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这些念头时,往往是想的太多,或者想得太长远,总之就是期望过高,容易造成失望或焦虑。
这时应该放下感觉混乱的想法,不妨先试着去做,当投入工作时,仍然发现某处有所不妙,那么就不断努力,不断钻研,困难自然会迎刃而解。
作者的观点是:
当人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胜利”与“失败”都毫无意义。
我不关心头衔和职位,这些都如过眼云烟。如果自己和家人健康,精力充沛,有几个知己可以交谈,还有什么其他奢望呢?
相反,如果你拼命工作,身体状况因此变得糟糕,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疏远,即使你挣了很多钱,那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
饮食足以温饱,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实这样的生活刚刚好。
第三个问题:不喜欢这份工作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书中没有讲述太多关于不喜欢的理由,可能不喜欢一份工作的原因有很多,经常加班、工作压力大、领导不欣赏等。作者认为不喜欢工作的大多数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
如果你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再好不过。但这种情况就像买彩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断工作着,或许哪一天就会遇到一份让你喜欢的工作。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中莫名的压力和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第四个问题:如何选择工作的去留?
虽然说“功到自然成”,但万事都应以身心健康为前提。
作者的观点是: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关于工作的感受就先写这么多吧!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读后感了,甚至很久都没有正儿八经看过一本书了。想要重新拾起看书写字的习惯还需要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