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从爱好,自学到专业跟课到实习,接受督导,两年多的时间,我想把最上手最好用的分享过大家。其中有一个小点,就是关于和孩子的沟通,我想爸爸妈妈们可能很多都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不管你怎么说,孩子都不为所动。
期末考试刚刚考完,你会发现你强调强调他千万不要粗心,不要粗心,他就是粗心丢分。于是你和其他家长一起抱怨,我家孩子就是粗心啊,明明会做的都错了,平时干什么都粗心,我再三说不要粗心要检查都没用!你焦头烂额,孩子就是油烟不进。
你每天都和孩子说不要睡懒觉,但是你左喊右喊他就是不起,你火冒三丈,心力交瘁,那些早睡早起都是人家的孩子。
有没有分分秒秒抓狂的感觉,谁想当个唠叨的妈妈,狼狈而交瘁,谁不想从容又温和。但困难重重。
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说法,就完全不同。人的潜意识特点,就是听不到“不”这个字的,潜意识就是人脑对周边事物不知不觉的吸收,而它的能量又是意识的3万倍以上。关键它不识真假,不管合不合理。所以你想当你说不要粗心时,孩子潜意识收到的是粗心,你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孩子收到的还是粗心。如此,你说他不要睡懒觉,他潜意识是睡懒觉,于是你说的越多,他强化的更厉害。
记得老师说过一个他经历的真实故事,年轻的时候与来访者催眠,每一次来访者脑海里的画面都是猪,最后一次来访者说,我看到了自己在森林里,老师大喜,想终于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但是来访者继续说,他看到了自己是一头野猪!终于在年龄回溯里,他忍不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妈妈愤怒的说:“你是猪啊!”妈妈不会知道,这简单但是不断重复的话,根深蒂固的在他儿子的潜意识里,成了他儿子一生的心结,以至于无论多么优秀,他都无法客观的评价自己,认可自己。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心疼,孩子远远比我们想的承担的更多。
小的时候,妈妈几乎天天说我丑,尽管我高挑白皙秀气,但我自己看不到,我的潜意识深深的认同了妈妈,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丑女孩,同学无意中看我一眼,我就想,他一定觉得我丑。我不敢和同学说话,尽管我渴望有朋友,但我就不合理的认为我这么丑,还笨,没有同学会喜欢我,没有谁会和我交朋友,我的童年沉默而孤独。
如今我对我的孩子说,嘿,我喜欢你,你和和同学相处的很好的时候,常常想,我多希望妈妈爸爸也可以在我小时候说,我家女儿活波又可爱,同学们都会想和你做朋友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换一种说法说话呢?如上例子,如果你希望孩子细心,就不要再说你怎么这么粗心!你再也不要粗心大意啦!而是,孩子,你是可以细心的!孩子,你是可以早起的!
技巧非常简单上手,就是你希望他怎样,你就怎样和他述说。把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改成孩子,没关系,下次你细心一点,是可以做好的!你是可以做到的。
这简直太容易啦,但实践起来也许也会发现,习惯的力量太强大了,我常常也会忘记,再反省,如果家长们一不小心忘记啦,也不要太责怪自己,我们都是一路错,一路修正,孩子的降临,真的是为了塑造更好的自己。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因为大人,也是孩子,自己内心的孩子,也需要你的鼓励和安慰,也需要一句,我也很可爱,我也可以做个好妈妈!
婷丫头,想要更好的和孩子成长,还会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