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我是一位妈妈。
在以前,我绝不是一位称职的妈妈,虽然我为了陪伴孩子,放弃了部分发展中的事业。
之所以说不称职,不是因为照顾不周,缺衣少食,打骂孩子,而是育儿观念保守,自己没有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在俩孩子都还没入园前,对时间没有概念。
通常一日流程是这样的:一觉睡到自然醒,有时自己醒了,孩子还在入睡,便以“陪”孩子为由,继续来一个回笼觉。
接着草草吃过早餐,领着孩子边玩边去市场买菜,顺道去公园溜一下娃;快到中午了,便煮饭做菜,和孩子们吃完玩一会,便开始了午觉。
如果没有客户邮件或信息的话,我便也陪着孩子美美的睡一觉;很快,刷一下朋友圈,头条,接着又是溜娃,回来准备晚餐;之后便是看看电视,陪娃玩玩积木,就洗洗睡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日子够安逸,但却真的麻木不仁。我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全职宝妈,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流程。
在这个过程里,其实内心是非常崩溃的,虽然偶尔刷刷育儿知识,偶尔处理客户业务,但整个人是不思进取。不知道如何改进,每天转成一个陀螺,但毫无方向感。
后来大宝入园了,早上起不来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
早睡才能早起!为了不让孩子迟到,强迫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早睡,很神奇的是,第二天孩子们都能早起,渐渐地,孩子们有时甚至比我起得还早。
这个跟写作看似没什么关系,但让我深深地知道了,育儿先育己,家长以身作则,孩子获得的东西远多得多。
于是我渐渐有意识地去改变,偶然的机会知道了懂懂日记,并拜读了他大量作品。一个每天更新7000字,持续坚持10多年的牛人。
他的文章以人性为中心,涉及商业,历史等,总是给读者打开一扇窗。
他曾提到一个观点,人到了30几岁,一定要做一些有积累性的事情。
后来认识了齐齐并加入了齐悦社群,我开始了写作,并以记录孩子点滴为初衷,开了公众号,楚粤亲子日记。
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彷徨,也受到老师和伙伴们的鼓励,有时也为写得幼稚而自卑,但不得不承认,我是越来越爱写了。有时,孩子成长点滴不能成文或写不出来时,便写上几十几百字的朋友圈或知乎回答。
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写,哪怕几十个字,每天都要写。如果有加我为微信的伙伴,可以看到,我现在发圈是越来越频繁了。
有意思的是,偶尔,孩子也翻着我的朋友圈,看着自己的照片,回忆着当时的美好。
2
因为我是一个贸易人。
在生孩子之前,我是做了5年的老外贸人。因为有一些积累,在带孩子时一直持续服务着老客户,也算一个小外贸soho。
虽然我的重心有转移,但我深知一个产品如何获得客户的青睐,对产品的策划(不管是图还是说明,还是后续的服务),都离不开对产品的适度包装,也就是如何写。
现在竞争日趋白热化,同一个品类的产品,一个采购员每天收到的开发信成百上千。如何脱颖而出呢,这里撇开公司规模及推广不说,写得如何,特别是邮件主题,就至关重要了。
另外朋友圈产品营销,你不会写,靠频繁发圈,往往收到的是被屏蔽。若会写呢,人家不仅知道你在卖产品,还能收获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那谁还舍得屏蔽呢?
3
因为我还有一个教师情怀。
大学学的是英语,因为学校前身是师范类,所以竟然一毕业就有高级教师资格证,自带的。
而且我们大四实习时,就是安排的初中英语老师。当时还获得了一个优秀实习老师称号。要不是那时年轻气盛要出去闯荡,或许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师者呢。
每次和长者闲聊,人家都会问:"你是老师吗?"在听到否定回答后,他们大都会说:"你的样子很像老师!"
哈,传说中的老师相吗?
记得有一次与素不相识的文友聊天,她就如此说过,师者相。
孩子成长着,渐渐意识到教育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前段时间开始一起践行着亲子英语启蒙,每天不间断,现在已然成习惯。
简单的日常对话,基本上可以全英文进行,还能非常轻松地玩英语。这一个利好的现象更加激励着我倡导亲子英语启蒙,并走上边践行边研究的道路。
前人总结出的方法固然有一些通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需要调整。
作为一个践行者,需要行动,去做,但还有更重要地一点是需要反复复盘,总结,进而摸索出更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于是,写作,再一次成为必备技能。
如果,你想要做一些积累的事情,可以从写作开始,因为它没门槛,但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共勉。
网友评论
另,微信上有您加我微友信息,不知是您想法?还是微信自动程序弹出,好几个这种情况,我都未加,不知对否?